马学永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焦虑乡下人《一句顶一万句》孤独者小说主题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岳论丛》《作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难以平衡的主义和现实--沙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策略的建构与解构
《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4期77-84,共8页马学永 
一沙汀左翼时期的小说创作有着明确的叙事策略: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两者之间的对立导致从被压迫到反抗;为了体现这种革命性的合理和可能,沙汀往往设置两种相互对立的存在;在其革命叙事意图的支配下赋予其现实以强烈的时间性,即从此到彼的...
关键词:沙汀 革命叙事 左翼小说 小说题材 早期小说 革命意识 现代文学 思想倾向 已知事物 叙事特征 
沙汀讽刺小说中道德距离的展示与控制
《东岳论丛》2015年第3期91-95,共5页马学永 
讽刺文学是一种道德距离的展示,也是带有浓厚的道德惩罚意味的文学样式。但是如果道德距离过大必然会损害被讽刺对象的真实感,批判者和被批判者也会缺乏沟通交流的可能性,被批判者会完全成为污名化叙事的对象。沙汀的讽刺小说也存在"污...
关键词:沙汀 讽刺小说 道德距离 污名化叙事 
在话语中存在的孤独人——论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语言艺术被引量:4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第11期212-216,共5页马学永 
一从文字的表面来看,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有汪曾祺和孙犁等作家的风格,语词简洁洗练、叙事直接而平实、民间气息浓厚,但细读之后发现,两者走的根本不是一个路子。汪曾祺等人的小说倾向于人情之暖、品行之韧,虽然对生活的苦难...
关键词:刘震云 汪曾祺 孤独者 小说叙事 语言艺术 审美意义 民间生活 小说主题 语言性 杨百顺 
焦虑中的乡下人——论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被引量: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共2页马学永 
沈从文怀有浓厚的"乡下人"情结,"乡下人"立场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主要源于他对社会人生的"焦虑",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其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乡下人"立场既体现了沈从文个人境遇与社会...
关键词:沈从文 "乡下人"立场 焦虑 
焦虑中挣扎的言说者——析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
《淄博师专学报》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马学永 
现代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历程印证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脉搏。在中国社会与政治的激烈变动中,有的创作者表现出种种变动,前后时期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的色彩与风格。有的作家在历史与现实的表象下,始终保持着自己不变的言说立场,体现出一种执着与...
关键词:沈从文 乡下人 知识分子 焦虑 
断裂,还是延续——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马学永 
一个文学思潮的出现,有其现实的原因从而保持其独立性,但它不可能脱离历史,它必然能在历史承续演变的时间序列中占据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文章指出革命文学并不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反叛者,它在精神特征方面与"五四"文学革命有着血与肉的...
关键词:文学革命 革命文学 “五四” 
从无奈到孤独——试论《在酒楼上》和《孤独者》
《作家》2008年第2期37-37,168,共2页朱慧娟 马学永 
本文通过对《在酒楼上》和《孤独者》的比较发现,两个文本不仅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还承载着鲁迅思想上变化。从思想上,对家庭、社会问题的认识更为清醒。本文的目的就在于结合鲁迅在这段时间内的遭遇,对鲁迅思想中的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鲁迅 《在酒楼上》 《孤独者》 
通俗中诞生 先锋中升华——谈张爱玲小说的小市民意识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马学永 
张爱玲从世俗的角度入手,以爱情婚姻为载体,对上海地区的市民意识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与海派、通俗文学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她不满于此,她的作品总是在浮华背后隐藏着令人发省的思考,让读者世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困境。在这方...
关键词:张爱玲 小市民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