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春

作品数:65被引量:84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古地磁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华北地块古地磁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学前缘》《地质学报》《地质论评》《高校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新疆地区考古陶片的古地球磁场强度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503-512,共10页李能韬 周庭红 黄宝春 
北京大学构造磁学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资助。
使用改进的Thellier-Thellier双加热方法,对来自新疆昌吉、喀什以及塔什库尔干等地的考古陶片样品进行系统的古地球磁场强度实验和岩石磁学实验。结果显示,部分样品携带稳定的原生剩磁,从中获得约1000BC至约1200AD之间的地球磁场强度数...
关键词:古地球磁场强度 岩石磁学 新疆地区 考古陶片 
印支地块晚古生代以来运动历史的古地磁学重建: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4年第18期2498-2517,共20页闫永刚 黄宝春 张培震 赵杰 张东海 贾舒斐 张逸鹏 薛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2223,92055205)资助。
印支地块是东亚大陆主要陆块之一,其主体位于东南亚地区.过去的研究认为其可能来源于古生代的冈瓦纳大陆,伴随着晚古生代以来的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印支地块逐渐从南半球冈瓦纳大陆裂离,向北半球漂移并汇聚拼贴到东亚大陆上来.随着近几年...
关键词:印支地块 古地磁学 古地理重建 古特提斯 古生代 中生代 
岩石磁组构对剩磁稳定性的制约探讨:以印支地块中生代碎屑岩和拉萨林周盆地设兴组红层为例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1期301-313,共13页贾舒斐 黄宝春 鲁洪亮 赵千 闫永刚 梁雅伦 易治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4074,92055205)资助.
岩石磁组构因能提供磁性矿物晶体形状、排列方式等赋存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判别岩石剩磁是否受到了后期构造应力的显著影响;但常规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是否能够准确限定岩石剩磁的稳定性,目前尚无深入探讨.本文以印支地块Nakhon Tha...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 剩磁各向异性 沉积组构 过渡型构造变形组构 印支地块 
印支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古地磁制约研究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9期3481-3501,共21页贾舒斐 黄宝春 闫永刚 赵千 李能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055205,41774074)资助。
本文报道泰国西北部Nakhon Thai盆地中生代Nam Phong组、Phu Kradung组、Phra Wihan组和Sao Khua组的古地磁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以期为印支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新的古地磁学约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获得了Nam Phong...
关键词:印支地块 中生代 构造古地磁 碎屑锆石年代学 构造演化 
陶瓷材料地磁场古强度研究的可靠性探索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7期2613-2621,共9页李能韬 黄宝春 
目前来自以烧制陶瓷为主的考古磁学古强度数据存在较大的离散度,且缺少验证性的实验研究,制约了对人类历史时期地磁场强度变化的认识.本文以现代烧制的陶片为材料,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接受程度最高的双加热方法测量其古强度,并进行了岩石...
关键词:古强度 考古磁学 陶瓷 可靠性 筛选标准 
华南地块中三叠统巴东组红层磁倾角浅化效应被引量:3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469-480,共12页韩露 黄宝春 赵千 薛艺 李能韬 Umar Farooq Jado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074,92055025)资助。
对华南地块中三叠统巴东组红层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采用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hf-AIR)方法,识别出巴东组红层的磁倾角浅化因子f=0.63。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巴东组红层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少量磁铁矿;磁化率和...
关键词:华南地块 巴东组红层 磁倾角浅化校正 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 古纬度 
普通地质学“小班课教学”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高校地质学报》2022年第3期327-333,共7页张志诚 吴泰然 韩宝福 朱永峰 黄宝春 张进江 
北京大学2019-2020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类各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引领同学们进入地球科学殿堂的启蒙课。普通地质学内容覆盖面很宽,涵盖了地质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又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入门者的地质学思维和构建...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 小班课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磁组构的分离与岩石构造变形分析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2期448-470,共23页曹新文 孙知明 黄宝春 李海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855216,9205520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59)联合资助。
目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AMS(磁化率各向异性)是岩石内所有磁性矿物磁化率各向异性叠加的综合响应,详细的岩石磁学和构造地质学的综合分析表明常规AMS测试结果通常无法揭示岩石复杂的构造变形过程.本文综述了运用非磁滞剩磁各向异性(AARM)...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AMS) 磁组构分离 构造变形 
藏南泽当地区大反向逆冲断层变形研究——以磁组构与EBSD组构分析为例
《岩石学报》2021年第10期3167-3184,共18页曹新文 孙知明 黄宝春 曹勇 裴军令 叶小舟 刘思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85521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实验室开放基金(J1901)联合资助.
仁布-泽当逆冲断层是喜马拉雅大反向逆冲断层(GCT)在藏南地区的重要延伸部分,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北部边界新生代最为活动的构造单元之一。新生代以来特提斯喜马拉雅的构造变形组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碰撞造山带演化与高原隆升具有...
关键词:大反向逆冲断层(GCT) 藏南泽当 磁组构(AMS) EBSD组构 
基于剩磁各向异性方法对华北下三叠统红层磁倾角浅化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3期916-924,共9页薛艺 黄宝春 赵千 韩露 李能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4074)资助.
本文报道利用岩石剩磁组构对华北下三叠统红层进行磁倾角浅化效应的进一步识别与校正研究结果.首先,采用45°等温剩磁各向异性方法,即通过沿与样品原始水平面(即层面)呈45°夹角方向施加磁化场获得等温剩磁,并进行逐步热退磁,获得平行...
关键词:剩磁各向异性 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 磁倾角浅化 红层 赤铁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