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光辉

作品数:8被引量:8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沙棘种群结构毛乌素沙地土壤含水率不同坡向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林业科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国沙棘人工林持久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被引量:1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7期67-71,共5页陈贝贝 曾诚 高海银 刘春红 李根前 代光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51;31570609)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含水量是决定中国沙棘种群演替方向的主导因子。为探讨中国沙棘人工林持久性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规律及其克隆繁殖调节机制,采用不同土壤含水率梯度的样地数据,分析克隆繁殖能力与种群特征关系。结果表明:子...
关键词:土壤含水率 子株数量 种群结构 克隆扩散 人工林持久性 中国沙棘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人工林稳定性及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2
《林业资源管理》2016年第1期99-104,共6页曾诚 陈贝贝 肖智勇 李甜江 李孙玲 代光辉 李根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51/31570609)
为了解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稳定性及生产力的影响,对毛乌素沙地平地与洼地人工林的相应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毛乌素沙地造林设计与立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洼地土壤的含水率、全P及全K含量均显著高于平地,但土壤含水率对种群...
关键词:中国沙棘 林分生产力 种群稳定性 土壤含水率 种群结构 生长格局 
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性质对中国沙棘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曹子林 肖智勇 高辉 代光辉 李甜江 李根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551);云南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森林培育学基金"(XKZ200906)
为了解土壤理化性质对中国沙棘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对毛乌素沙地丘间地和迎风坡中国沙棘人工林进行研究。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丘间地的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N、速效N及全P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迎风坡;丘间地的树高、地径、冠幅以及...
关键词:中国沙棘 毛乌素沙地 丘间地 迎风坡 土壤理化性质 生长 
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林木生长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西部林业科学》2012年第6期78-83,共6页刘丹一 李根前 李甜江 李孙玲 肖志勇 代光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51);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A32270)
为探讨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林的林木生长过程及主要生长特征的影响,在毛乌素沙地布设了初植密度为2 500株/hm2、4 444株/hm2、10 000株/hm2、40 000株/hm2的中国沙棘林田间观测试验。根据测定结果,分析了中国沙棘林的林木生长过程及主要...
关键词:中国沙棘林 初植密度 生长 过程 特征 
不同灌水强度下中国沙棘苗木生长过程被引量:5
《林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317-324,共8页魏巍 李根前 李甜江 代光辉 李孙玲 肖智勇 高海银 刘丹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沙棘人工林衰退的干旱胁迫机制(31070551)"及"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机制(30371193)"
为探讨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动态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灌水试验模拟不同水分梯度下的中国沙棘生长情况,以其动态生长量数据为基础材料,基于多形曲线方法并以灌水强度代替此法中的地位指数,构建中国沙棘苗高(新梢)和地径的多形灌水...
关键词:中国沙棘 灌水强度 多形曲线 Logistic生长模型 生产力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存活及生长对灌水和密度的响应被引量:19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7-111,共5页李孙玲 李甜江 李根前 代光辉 肖智勇 李允菲 高甲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51/30371193);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A32270)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水分条件与中国沙棘造林成效的关系,对不同灌水强度和初植密度幼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存活率和生长量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灌水量为1 200 mm,适宜于生长的最佳...
关键词:中国沙棘 灌水强度 初植密度 生长量 存活率 
黄土高原不同坡向中国沙棘种群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被引量:17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44-46,57,共4页肖智勇 李根前 代光辉 李孙玲 李甜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51/30371193);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A32270)
以样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坡向种群生物量投资、分配的空间动态规律及其与种群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向通过改变土壤含水率制约中国沙棘种群的行为特征,而种群通过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调节形成与土...
关键词:中国沙棘 生物量 生长量 子株数量 萌蘖根 坡向 土壤含水率 
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生长及种群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1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8,共8页代光辉 李根前 李甜江 李孙玲 肖智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51/30371193);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A32270)
中国沙棘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是决定其存活、生长和繁殖的主导因子。从西南到西北,随着降水量的减小和干燥度的增大,树体大小及种群寿命随之下降。在黄土高原,阴坡种群的繁殖能力和生长状况优于阳坡,峁坡下部...
关键词:中国沙棘 水分条件 分布特征 生长状况 种群结构 克隆繁殖 种群衰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