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林

作品数:11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带钢热镀锌CSP锌锅鼻子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钢铁》《材料保护》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热镀锌炉鼻子加湿工艺控制研究与改进被引量:2
《材料保护》2022年第4期186-188,202,共4页钱鑫 刘茂林 崔磊 谢义康 葛浩 陈德春 
锌灰是热镀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缺陷,对于高表面级别要求的产品影响较大。在热镀锌生产过程中,锌蒸气在炉鼻子内氧化形成的锌灰容易黏附在带钢表面,影响镀层的表面质量。目前有效的控制措施即采用炉鼻子加湿控制露点,炉鼻子露点控制过高...
关键词:热镀锌 炉鼻子 锌灰 加湿 工艺控制 
三价铬喷淋挤干钝化工艺控制难点及对策
《材料保护》2019年第4期126-128,共3页谢义康 陈德春 刘茂林 刘劼 钱鑫 
以马钢1号镀锌线喷淋挤干钝化工艺为背景,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对三价铬喷淋挤干钝化工艺中存在的钝化斑迹、钝化不均、钝化辊印、钝化宽窄印等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缺陷控制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三价铬钝化 热镀锌 工艺控制难点及对策 
薄板坯和常规板坯生产冷轧产品的质量比较被引量: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闫华 刘茂林 高海潮 
作为生产冷轧产品的原料,薄板坯热卷与常规板坯热卷相比,薄板坯热卷在纵裂纹缺陷、屈服强度和屈强比等方面控制更加困难。论述薄板坯热卷原料纵裂纹缺陷和机械性能对生产冷轧产品的衍生影响,比较同一罩式退火条件下,分别以薄板坯连铸连...
关键词:冷轧 薄板坯 常规板坯 
CSP热卷生产冷轧镀锌产品表面质量控制
《钢铁》2009年第3期97-100,共4页刘茂林 范鼎东 徐安军 
CSP工艺生产的热轧卷作为冷轧原料生产冷轧镀锌产品的表面质量较难控制。冷轧镀锌产品表面缺陷多种、共生,消除缺陷需要确定缺陷类别,产生工序和相应的控制点。讨论了一种由薄板坯纵裂纹衍生而产生的冷轧镀锌产品表面缺陷控制方法。通...
关键词:CSP热轧卷 冷轧镀锌产品 表面质量 
CSP连铸浸入式水口结瘤案例研究被引量:21
《钢铁》2005年第11期21-23,26,共4页高海潮 刘茂林 张良明 闫华 王虎金 
研究了CSP连铸浸入式水口结瘤两种案例。案例曲线表明,塞棒开度和结晶器液面波动是钢水浇铸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薄板坯连铸铝镇静钢中间包水口结瘤是高熔点夹杂在水口内壁的聚集。生产不稳,积压钢水在LF多次处理,产生细小的高熔点...
关键词:浸入式水口 结瘤 案例分析 
铁水运输作业过程时间因素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0
《钢铁》2005年第3期21-24,共4页刘茂林 高海潮 阎华 徐安军 田乃媛 
通过对铁水供应过程中时间参数的实测和统计分析,发现了工序作业过程时间由正态分布经过威布尔分布向指数分布转变的变化规律。其中,复杂作业工序的过程时间一般呈现为正态分布或者威布尔分布,简单及可靠性高的工序作业过程时间一般表...
关键词:铁水供应 作业过程 时间分布 
马钢冷、热轧薄板高效化生产的分析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z2期1-3,共3页高海潮 闫华 刘茂林 
马钢冷、热轧薄板制造流程刚性有余,柔性不足;产品品种、规格种类繁多,产品属性关联性强;制造工艺路径复杂,供应链较长,要求马钢冷、热轧薄板产品制造实行一体化控制。从流程配置、功能分配、一体化控制等方面,论述了马钢冷、热轧薄板...
关键词:冷轧薄板 热轧薄板 一体化控制 
宝钢制造业流程铁钢界面物流参数的解析被引量:1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97-201,共5页邱剑 田乃媛 刘茂林 孙国伟 陆志新 
国家经贸委资助课题(No.01bk-099-01)
利用钢铁制造流程的多维物流管制理论,对宝钢炼铁炼钢生产界面中的空间组织、时间因素、铁水流量和温度等物流参数进行了解析,并对流程物流调控进行了量化处理,使得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流程的整体优化具有数据支撑。分析结果表明,流...
关键词:生产界面 物流参数 多维物流管制理论 流程衔接 空间组织 生产流程 钢铁制造 
基于模糊数学的高炉炉况预测模型被引量:7
《钢铁》2001年第3期12-14,68,共4页吴胜利 刘茂林 
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高炉炉况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构造隶属函数 ,计算隶属度的方法 ,将不同量纲的参数予以规整化 ,较好地反映出各参数的渐变过程 。
关键词:模糊数学 高炉 预测模型 炉况预测 
铁水供应对转炉群布置的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01-105,共5页刘茂林 徐安军 吴晓东 田乃媛 陆志新 孙国伟 
在实测和解析某钢厂2座和3座转炉并排布置时的铁水包作业过程时间的基础上, 提出了3座和2座转炉并排布置时,铁水供应的限制性环节;说明3座转炉并排布置不适应快 速转炉的生产要求,计算在不同限制环节下,单座转炉的最大年生产...
关键词:转炉 生产能力 铁水供应 并排布置 作业时间 布置方式 高速转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