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强

作品数:4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院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司法审判司法公正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商场现代化》《天中学刊》《人民论坛(中旬刊)》《经营管理者》更多>>
所获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涉诉信访纠纷解决机制探索——以X市法院为分析对象
《天中学刊》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古强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ZC)16-17)
信访是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其作用不容忽视。涉诉信访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能够为合理合法解决信访纠纷提供示范模型。涉诉信访应定位为通过公正程序实现权利,其功能包括: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引导公民监督司法;救济民众权利。目前,涉诉...
关键词:涉诉信访 纠纷 解决机制 
网络舆论如何合理监督司法审判被引量:8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年第3期125-127,共3页古强 
网络舆论的合理监督有利于打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案件当事人利用网络舆论等手段,表达自己诉求,争取社会同情,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来左右法院裁判的情况,恶意网络舆论的散播情况也层出不穷。因此...
关键词:司法审判 网络舆论监督 司法独立 司法公正 
论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救济的立法意义
《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25期119-120,共2页古强 
正如西方哲学家培根所云:一次不公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然而,不公的判决把水源都给败坏了。法院在诉讼中的举动对整个诉讼程序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而言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法院诉讼...
关键词:诉讼行为 瑕疵 救济 意义 
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
《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8期313-314,共2页古强 江云丰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是应该一体进行考虑的法律制度。无权处分行为应为有效,物权的变动是无权处分合同结合交付或登记的结果。善意取得制度本身并不具有取得物权的功能,第三人可以善意取得制度对抗权利人对标的物的追及,确定地享有物权。
关键词:无权处分 善意取得 物权变动模式 效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