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变动模式

作品数:209被引量:52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轶周喜梅李军王俊峰王利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债权形式主义视阈下的无权处分——以《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9条为视角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刘宇林 
从一体模式到区分原则,物权变动模式的巨变贯穿着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法思维,也扎牢了无权处分制度的根基。由于我国区分原则未采纳物权独立性与无因性原理,故而分析无权处分必须以债权形式主义为出发点。《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9条续造了...
关键词:《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9条 无权处分 物权变动模式 债权形式主义 区分原则 
无权处分效力阶层区分的本土化法理诠释
《社科纵横》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耿申 李宗录 
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2JP096);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2101113)的阶段性成果。
《民法典》第597条第1款的规定,体现了无权处分合同债权效力理论由“效力待定说”向“有效说”的转向,即区分了无权处分的效力阶层,认可处分合同的有效性,将处分效力规制于待定状态。然而,“有效说”根植于德国民法理论中对负担行为与...
关键词:无权处分 效力阶层 处分行为 物权变动模式 
法经济学视阈下我国《民法典》上“处分行为”及物权变动模式之再审视
《法学(汉斯)》2024年第5期3320-3331,共12页张凌月 余小伟 
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一直是比较法上的热门话题,也是立法与司法上的难点问题。本文旨在从《民法典》中的“处分”概念出发,对我国司法案例进行实然分析,探究处分行为的具体内涵,研究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之优劣。“处分”一词在《民法典》...
关键词:处分行为 物权变动模式 法经济学 
物权变动模式的实践检视:以破产和执行为中心
《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1期141-157,共17页朱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FX017)的成果之一。
无论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均不会导致对具体问题的判断结论必然存在不同。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是一项可以而非必须采取的解释方向。物权变动的无因性问题关涉实质的价值判断,但无论是以无因还是有因作为基础的规范立场,都在呈现出通...
关键词:物权行为 独立性 无因性 破产 执行 
登记对抗主义废止论以物权变动模式二元并置的内在矛盾为中心被引量:1
《中外法学》2024年第1期181-198,共18页张凇纶 
公示(登记)对抗主义与公示生效主义,两种模式并存于同一法律体系,是不合理的立法举措。原因在于,在立法论的角度,为不同物权变动模式提出匹配标准相当困难;在解释论的层面,又存在难以解决的制度困境与逻辑冲突,动产抵押制度以及《民法...
关键词:登记对抗主义 登记生效主义 民法典 登记机构 解释论 
无权处分一般规则之“回归”——以《合同编通则解释》(征求意见稿)第20条为中心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85-93,194,共10页易军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政治哲学视域下民法上公权力之控制研究”(18FXA004);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中国民法话语体系溯源与研究”(1000-10820340)。
相较于《民法典》第597条第1款,《合同编通则解释》(征求意见稿)第20条在重建无权处分一般规则、确立消弭履行行为(或物权变动)效力未定状态的具体方法、凸显权利人的自主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两条均以“处分权”控制交易过程,但...
关键词:无权处分 《合同编通则解释》第20条 物权变动模式 处分行为 
民法学如何讲道理?——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23年第6期31-43,共13页王轶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项目编号:22XNQ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民法学历经“公理”年代和“真理”年代后,迎来了“道理”年代。欲讲好道理,首先需要明确讲的是什么问题的道理,问题不同,不仅道理不同,道理的道理也不同。其次需要确定是为着什么样的目的来讲道理,目的不同,道理就不同,道理的道理...
关键词:民法学问题 立法论 解释论 债权合同 物权合同 
论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财产返还规则——基于《民法典》第157条的解释论
《时代人物》2023年第10期123-125,共3页沈姝含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而有给付时,《民法典》第157条的“返还财产”既有物权性救济,也有债权性救济方法,返还原物的性质虽然与物权行为理论有关,但也有例外情况。在返还形态上,原则上采取原物返还,同时价值返还可作为补充规则,允许当事人就...
关键词:无效或被撤销 法律效果 物权变动模式 请求权类型 
民法学如何讲道理?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例被引量:15
《中外法学》2023年第1期5-22,共18页王轶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项目编号:22XNQ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民法学历经“公理”年代和“真理”年代后,迎来了“道理”年代。欲讲好道理,首先需要明确讲的是什么问题的道理,问题不同,不仅道理不同,道理的道理也不同。其次需要确定是为着什么样的目的来讲道理,目的不同,道理就不同,道理的道理...
关键词:民法学问题 立法论 解释论 债权合同 物权合同 
法解释视角下我国无权处分制度的变迁与展望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2年第9期119-121,共3页贺云飞 
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自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来,我国民事立法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多个阶段,直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
关键词:无权处分 物权变动模式 比较法视角 《民法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