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军

作品数:47被引量:1113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法私人自治法律行为私法合同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合同违法无效规则中行为规范与权限规范的区分——以《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8条为中心被引量:2
《环球法律评论》2024年第6期45-63,共19页易军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法典价值体系研究”(23AFX003)的研究成果。
《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中“强制性规定”的范围广泛,在文义上至少可以涵盖宪法规定、公法规定、社会法规定和私法强制性规定等。从目的解释而言,其范围应予限缩。《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8条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强制性规定区分为“行为规...
关键词:强制性规定 行为规范 权限规范 私人自治 
论合同违反强制性规定无效的判断标准——以《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6条为中心被引量:22
《清华法学》2024年第1期6-24,共19页易军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FXA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FX003);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1000-10820340)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6条在法技术上具有“规制重心因应《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的逻辑构造”“明确彰显《民法典》第153条的概括条款性质”“凸显对《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前后段应作整体把握”等意义。透过“立法目的”“强制...
关键词:强制性规定 无效 规范目的 
我国《民法典》买卖合同制度的重大更新被引量:8
《法学杂志》2022年第2期13-32,共20页易军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9CXTD0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8FXA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买卖为维系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制度。我国《民法典》立法者参酌理论研究成果与实务发展经验,对《合同法》买卖合同章作了大幅度的增改删,包括非实质性变动与实质性变动。在实质性变动中,涉及买卖物运输时的风险负担制度、物的瑕疵担保...
关键词:民法典 买卖合同 重大更新 
论作为民法法源的“法理”被引量:16
《现代法学》2022年第1期79-93,共15页易军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中国民法话语体系的溯源研究”(1000-10820340);民法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中国民法典体系的疏理协调解释“(19CXTD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我国《民法典》第10条未将“法理”规定为第三位阶的法源。在理论上,除少数学者反对设立第三顺位法源外,多数学者赞同规定第三顺位法源,惟对其原因基本未详尽展开。无论是从法源条款的性质、使法源条款真正具有实益、为法律“续造”提...
关键词:法源 法理 法律“续造” 司法权 
无因管理制度设计中的利益平衡与价值调和被引量:16
《清华法学》2021年第1期142-162,共21页易军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19CXTD01);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DSJCXZ180304)的成果之一
利益衡量与价值判断历来是立法、法解释的根本性的工作。《民法典》不仅以专章规范无因管理,初步建构起较完整的无因管理制度体系,而且较重视个中的价值调和,期冀实践受益人与管理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为保护受益人,《民法典》将符合受益...
关键词:无因管理 受益人 管理人 利益衡平 价值调和 
论中国法上“无因管理制度”与“委托合同制度”的体系关联被引量:20
《法学评论》2020年第6期42-53,共12页易军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19CXTD01);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DSJCXZ180304)的成果之一。
作为我国债法中不可或缺的两项重要制度,无因管理与委托合同表面上差异巨大,实则具有非常高的亲缘性。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民法中亦复如此。《民法典》第921条与第979条第一款均规定了"必要费用"偿还义务,对此应作相同解释;《民法典》第...
关键词:无因管理 委托合同 体系关联 
中国法上无因管理制度的基本体系结构被引量:13
《政法论坛》2020年第5期94-107,共14页易军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编号:19CXTD01);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编号:DSJCXZ180304)的成果之一。
要较清晰地呈现无因管理制度的体系结构,宜区分"管理事务承担"与"管理事务实施",并以管理事务的承担是否符合受益人意思的标准,将无因管理区分为"适法无因管理"与"不适法无因管理"。与适法无因管理一样,不适法无因管理亦可成立法定债之...
关键词:无因管理 体系架构 适法无因管理 不适法无因管理 紧急无因管理 
法律行为为“合法行为”之再审思被引量:10
《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5期51-64,共14页易军 
作者主持的2019年度中国政法大学民法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中国民法典体系的梳理、协调与解释”(19CXTD01)的研究成果
相较于《民法通则》第 54条,《民法总则》第 153条不再将民事法律行为明定为“合法”行为,此为向传统民法理论的回归,具有合理性,也彰显了我国民事立法的进步。不过,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民法理论在对“人之行为”进行分类时,往往又会...
关键词:法律行为 合法行为 私人自治 法效力 
原则/例外关系的民法阐释被引量:80
《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68-91,205-206,共26页易军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政治哲学视域下民法上公权力之控制研究”(18FXA004)阶段性成果
法律与法学的各领域中普遍存在“原则/例外”现象,以体系性为标杆的民法领域尤甚。在规范关联的意义上,原则/例外关系意谓两个或多个有关联的规范中,一为原则规范,一为例外规范。例外规范是对原则规范的背离,其所提供的行为模式与原则...
关键词:原则/例外关系 逻辑构造 区分实益 立法改进 
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脉络被引量:3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68-70,共3页易军 
我国民事立法历来比较重视在法律文本中明定各该法领域基本原则。《民法总则》亦复如此。该法第3—9条列举了权益保护、平等、私人自治、公平、诚实信用、合法、公序良俗、环保等8项基本原则。这些规定虽不杂乱,但仍带来了一个十分棘手...
关键词:民法理论 基本原则 形式公平 公序良俗 个体性价值 诚实信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