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平

作品数:44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跨越式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世界历史理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理论导报》《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求实》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质生产力对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商业经济研究》2025年第2期9-12,共4页孙晓凯 吴仁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XKS007)。
新质生产力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更为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在综合测度新质生产力和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对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流通业现代化 产业结构升级 差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存在“超越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2期-,共7页吴仁平 敖琴 
在我国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一种在学术界产生过很大反响、至今仍有影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哲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多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若干论述作为主要依据来证...
关键词: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超越的实践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论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理想被引量:5
《求实》2014年第2期80-83,共4页吴仁平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为中国梦而诞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者、奋斗者。与此同时,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共产党也是密不可分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应该毫不动摇的远大理想。正确认识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梦 共产主义理想 
论马克思哲学创建的理论历程被引量: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49-54,共6页吴仁平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FX100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形成了科学实践观。在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石、原则和出发点,提出和贯彻了一条从物质实践出发去...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创建 理论历程 实践唯物主义 
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被引量:1
《求实》2011年第11期32-35,共4页吴仁平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本性的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近代以后,哲学家们摒弃了以往把本原看作是产生世界万物的基质或构成世界的元素的观点,转为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去理解本原,把本原理解为这种关系中第一性的东西。哲学发展的...
关键词: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本体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抑或“实践”被引量:1
《求索》2009年第10期90-92,共3页吴仁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尽管马克思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时提到了现实的人,但马克思不是停留于此,而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与物质生产活动必然联系在一起的物质生活条件方面去理解、把握现实的人,把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这...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 现实的人 实践 
重思旧唯物主义何以没有唯物史观
《求实》2009年第12期25-29,共5页吴仁平 
旧唯物主义有许多缺点,但其主要缺点不是形而上学性。所以,从缺少辩证法这条思路去寻找旧唯物主义何以没有唯物史观的原因不可能有正确答案。从马克思的观点看来,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其之所以没有唯物史观是由其固有...
关键词: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 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被引量:4
《求实》2008年第8期44-47,共4页吴仁平 刘荣春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后发展的国家想要单纯依靠增加资本、消耗资源来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研究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生产力 跨越式发展 
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被引量:3
《学海》2008年第4期124-130,共7页吴仁平 
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个重要文献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革,并不是像传统的马克思哲学解释者所认为的那样,用除去了唯心主义的黑格尔辩证法去克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形...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道路 实践唯物主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理解的差异被引量:2
《求实》2007年第10期25-28,共4页吴仁平 
在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的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直观性",因而把旧唯物主义界定为直观的唯物主义。为了克服旧唯物主义直观性的缺点,马克思建立的是一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