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

作品数:13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80优121杂交中粳杂种优势粳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杂交水稻》《生物数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同工酶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利用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02年第2期47-52,共6页张培江 才宏伟 袁平荣 占新春 孙传清 张德泉 孙明 王象坤 
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 (1999 0 1 0 9)
利用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的同工酶差异 ,分析 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 2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的遗传差异 ,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 ,探索同工酶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
关键词:同工酶标记 水稻 遗传差异 杂交育种 亲本 
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被引量:20
《杂交水稻》2001年第5期50-54,共5页张培江 才宏伟 袁平荣 占新春 阮新民 孙传清 何立斌 孙明 
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 (1999 0 1 0 9)
用 12个水稻亲本按NCⅡ设计配组 32个F1杂种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因素等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 ;并以 12个亲本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RFLP分析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
关键词:RFLP标记 水稻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杂交晚粳新组合40优04的选育及其应用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第2期177-177,186,共2页张培江 孙明 白一松 杨联松 许传万 占新春 
40优 0 4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育成的光敏核不育系 40 0 8S与常规晚粳秀水 0 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粳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抗倒伏等特点。 1999年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 40优04 选育 高产栽培 特征特性 
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因素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第2期167-168,170,共3页杨联松 张培江 白一松 孙明 许传万 胡兴明 
安徽省"九五"攻关;中国超级稻资助项目
对 8 0优 12 18个不同播期进行产量 (y)与有效分蘖 (x1 )、每穗总粒数 (x2 )、结实率 (x3)、千粒重 (x4)间的相关、回归、通径分析 ,结果显示 ,有效分蘖是构成 80优 12 1产量最重要的因素 ,在高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每穗总粒数是构成...
关键词:水稻 杂交中粳 80优121 产量因素 有效分蘖 播期 
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稳定性分析及高产途径
《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第1期1-3,7,共4页胡兴明 张培江 姜保功 孙明 白一松 杨联松 许传万 
运用Eberhat -Rusell模式和方法分析了 1993~ 1994年安徽省中粳区域试验中的 9个品种的稳定性。 80优 12 1两稳定性参数 :( 1)回归系数 (bi)为 0 90 5 8;( 2 )离回归方差 (Sdi2 )为 -5 .0 3 16,比参照种 83 -D两稳定性参数值均小 ,因...
关键词:80优121 产量稳定性 杂交中粳组合 栽培技术 
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被引量:11
《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第5期421-424,428,共5页张培江 才宏伟 袁平荣 杨联松 白一松 胡兴明 许传万 孙明 
农业部"八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安徽省农科院青年基金
以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4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为DNA样品来源,通过随机引物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探索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22个12碱基随机...
关键词:RAPD标记 水稻 遗传差异 杂交稻 育种 
超高产亚亚种杂交中粳组合选育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第4期305-307,308,共4页张培江 许传万 袁平荣 白一松 杨联松 胡兴明 孙明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
以利用粳爪(或光)交亚亚种杂种优势为出发点,探讨长江中下游和沿淮生态区一季中粳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的选育方法。确定以提高千粒重为突破口,选育产量结构为 277.5 万穗/hm 2×200 粒/穗×80% 结实率×28g 千粒...
关键词:杂交中粳 亚亚种杂种优势 光壳稻 爪哇稻 选育方法 
温度、光照对杂交中粳80优121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杂交水稻》1998年第6期23-25,28,共4页杨联松 孙明 张培江 白一松 许传万 唐旗 佘德红 
安徽省"八五"攻关项目;中国超级稻资助
对8个不同播期的杂交中粳80优121碾米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度,透明度)、蒸煮品质(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与不同播期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和光照时数进行相关...
关键词:杂交中粳 80优121 稻米品质 日均温度 光照时数 
温度、光照对80优121生育期及产量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1
《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第1期10-11,14,共3页杨联松 孙明 张培江 许传万 白一松 
安徽省科委攻关课题
对杂交中粳80优121在8个不同播期下的生育期、产量因素、理论产量与影响产量因素总积温、光照时数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80优121为中感温、中感光组合;随播期的推迟其全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0d,全生育期缩短5~7d...
关键词:杂交中粳 80优121 总积温 光照 生育期 产量因素 
粳型广亲和光敏核不育系4008S的选育和特征特性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第4期294-296,共3页白一松 张培江 孙明 许传万 杨联松 
安徽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利用热研2号的广亲和基因与7001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重组,育成中粳型广亲和光敏核不育系4008S。4008S的2000株不育株率100%,500株套袋自交结实率0.01%,花粉败育率99.99%。在合肥自7月底到9月...
关键词:光敏核不育 广亲和 粳稻 选择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