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一松

作品数:67被引量:46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选育水稻皖稻153杂交中粳两系杂交水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药》《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稻米》《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产抗倒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徽两优348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21年第4期128-130,共3页杨联松 王士梅 白一松 龚存力 方吴云 吴敬德 
国家“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2016YFD0102103);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04b11020021);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701175);2020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2020YL004)。
徽两优348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Y18S为母本,以强优恢复系07W02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倒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2017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水稻 徽两优348 高产 抗倒 选育 
甲维盐与杀螺胺乙醇胺盐对钉螺的联合毒力及田间效果测定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第20期118-120,共3页任学祥 王士梅 苏贤岩 白一松 杨联松 张爱芳 叶正和 陈超 
国家“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水稻核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新”(2016YFD0102103);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农药精准高效施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15czz03132);公益性联动研究项目“沿淮地区麦茬直播关键技术研究”(1704f0704075)
为筛选防治钉螺的高效药剂,采用浸螺法测定了甲维盐与杀螺胺乙醇胺盐对钉螺的毒力,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药剂组合对钉螺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甲维盐对钉螺显示了很好的室内毒力,LC50为0.039 mg/L,杀螺胺乙醇胺盐与甲维盐在1:20~20:...
关键词:钉螺 甲维盐 杀螺胺乙醇胺盐 毒力 药效 
水稻白穗突变体wp6的发现及研究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36期29-31,共3页从夕汉 阮新民 罗志祥 白一松 杨联松 罗玉祥 施伏芝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608085QC6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100304;2017YFD0301304);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04a0702008);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1704e100223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种子工程项目(17D0101)
[目的]研究水稻穗部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本文以籼型恢复系RH003的自然突变体wp6为研究材料,从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叶绿素含量比较了突变体和野生型,并以突变体与日本晴、9311杂交构建F2群体来研究wp6的遗传模式。[结果]突变...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L.) 白穗突变体 叶绿体 遗传分析 
甲维盐和四聚乙醛复配对福寿螺的联合毒力测定被引量:5
《农药》2018年第11期855-856,858,共3页任学祥 王士梅 苏贤岩 白一松 杨联松 张爱芳 叶正和 陈超 
国家“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早熟优质耐旱单季杂交籼稻新品种培育”(2017YFD0100304);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优质高产抗逆杂交中籼水稻新品种培育及应用”(17030701001);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农药精准高效施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15czz03132); 学科建设项目“水稻节水高效旱直播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7A0104)
[目的]测定甲维盐和四聚乙醛对福寿螺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在海南采用浸螺法测定了药剂间的增效作用,并加工成颗粒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甲维盐对福寿螺(2龄)的LC50值为0.104 mg/L,四聚乙醛的LC50值为1.242 mg/L,四聚乙醛与甲维盐...
关键词:福寿螺 甲维盐 四聚乙醛 毒力 药效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第6期29-30,63,共3页陈秀晨 白一松 王士梅 蒋业林 王芬 王佳佳 张国前 
国家“863”计划项目“绿色性状基因聚合与种质创新”(2014AA10A603);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稻鳖鱼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种养结合关键技术研究”(1604a070202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水稻节水高效旱直播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7A0104);院士工作站项目[科人(2014)12];安徽省鳖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皖科(2010)123号]
为了筛选出适宜稻-鳖共生种植模式下的水稻新品种,用10个水稻杂交组合,采用同田小区对比,杂交组合田间随机排列的方式试验,对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米质性状、抗倒伏能力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7NJ003和7NJ004产量均...
关键词:稻-鳖共生 水稻品种 筛选 产量 米质 
杂交旱稻主要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22期1-6,共6页陈秀晨 白一松 王士梅 梅德勇 龚存力 韩云芳 于智坤 杜士云 朱莉昵 
科技部"863"项目"绿色性状基因聚合与种质创新"(2010AA101803);国家外国专家局亚专资项目"节水抗旱稻‘绿旱1号’在菲律宾;柬埔寨示范与推广"(YZ20153400001);安徽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低碳节水优质型水稻新种质创建及应用技术合作研究";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优质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示范与推广"(1501142217);院学科建设项目"优质节水抗旱水稻新种质创建技术研究"(16A0103)
为研究两系杂交旱稻优质育种中最佳的亲本选配。以两系不育系‘绿102S’、‘绿旱1S’为母本,耐旱中籼稻鉴定材料‘13NJ103’、‘13NJ108’、‘13NJ113’和‘13NJ114’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设计研究8个杂交旱稻组合的长宽比、垩白度、...
关键词:杂交旱稻 米质 配合力 遗传力 
两系杂交水稻两优 289 亲本繁殖技术
《中国稻米》2016年第3期104-106,共3页陈应南君 丁美顺 王守海 台德卫 王伍梅 张培申 杨联松 白一松 张效忠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3GB2D100323);科技支撑项目“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安全制种技术研究”(2012BAD0780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种子工程项目
系统介绍了两优 289 母本核心种子生产、海南冬季繁殖技术,以及父本生产繁殖技术,为两优 289 制种生产提供合格优良的亲本。2013 年繁殖不育系 1892S 15.3 hm2 ,平均有效穗数 226.5 万/hm2 ,每穗总粒数 165.5 粒、实粒数 138.9 粒...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 289 亲本 繁殖 
两系不育系1892S选育系列抗逆组合推广应用被引量:9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8期63-66,152,共5页杨联松 白一松 钱征 
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窜粉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具有配合力高、可繁性好、异交率好、制种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具有耐肥抗倒、...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 1892S 选育 示范推广 
杂交中籼皖稻153耐高温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5期58-59,共2页陈秀晨 王士梅 杨联松 白一松 王海娟 
科技部"863"项目(2014AA10A603);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14B0114)
利用可控温室对杂交中籼品种——皖稻153耐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扬花期遇持续高温条件下,皖稻153的结实率仍达66%以上,明显高于高温敏感品种,且达极显著水平;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指标也与高温敏感品种...
关键词:杂交中籼 皖稻153 耐高温特性 
两系中籼稻新品种徽两优5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2015年第1期89-90,共2页杨联松 白一松 
徽两优5号系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H175S/徽8配组而成的两系中籼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3年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 徽两优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