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祥

作品数:101被引量:52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杂交中籼选育杂交水稻杂交中籼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农业大学学报》《上海农业学报》《杂交水稻》《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籼型两系不育系5308S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2024年第6期43-46,共4页从夕汉 阮新民 施伏芝 罗玉祥 杜弘杨 罗彦长 罗志祥 
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改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YFD120120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85MC104)。
5308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以广占63S为母本,与优质恢复系4M036杂交,经5 a系谱选择育成的优质抗病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生育期适中,株型理想,配合力强,千粒重大,米质达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1级,中抗白叶枯病,易繁殖与制种。2...
关键词:杂交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5308S 优质 选育 
早熟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7871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第20期1-4,共4页施伏芝 阮新民 从夕汉 杜弘杨 罗彦长 罗玉祥 罗志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201204);安徽省水稻良种重大联合攻关项目(2023);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2023n0602001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85MC10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QNYC-202211);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改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4—2026)。
两优7871是由178S和R71杂交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具有早熟、抗倒伏、优质、高产和稳产等特点。本文总结分析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该品种在2016—2017年长江中下游区域试验中,全生育期130 d,平均产量9.51 t/...
关键词:杂交水稻 品种选育 病虫害防治 制种 
504S系列组合产量·品质及抗逆性的综合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16期40-42,共3页从夕汉 阮新民 施伏芝 杜弘杨 罗彦长 罗玉祥 罗志祥 
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改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YFD120120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C104)。
为选育优质、高产、抗逆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以早熟、矮秆、高配合力优质籼型两系不育系504S所配6个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对其产量、品质、抗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4S系列组合的平均产量为10098.5 kg/hm^(2),稻米品质达到农业行...
关键词:504S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耐热性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23年第6期86-88,共3页罗彦长 阮新民 施伏芝 从夕汉 杜弘杨 罗玉祥 罗志祥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03b06020012,202103a06020008,2021d06050002);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b1102000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C104);合肥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2021 GJ072)。
两优1976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主育成的温敏核不育系191S与中籼优质父本R07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于2020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该组合在2 a区试中全生育期136 d左右,平均产量10.54 t/hm2...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1976 高产 优质 选育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中国稻米》2023年第6期116-118,共3页从夕汉 阮新民 施伏芝 杜弘杨 罗彦长 罗玉祥 罗志祥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d06050002);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b1102000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85MC104);合肥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2021GJ072)。
7011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生产上广泛使用的籼型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与抗稻瘟病材料谷梅4号杂交、自交,经5年7代选育而成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株型适中、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茎秆较粗、不育起点温度低、...
关键词:杂交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7011S 选育 
籼型两系不育系191S选育与应用被引量:4
《杂交水稻》2022年第4期43-45,共3页从夕汉 阮新民 施伏芝 杜弘杨 罗玉祥 罗志祥 
水稻遗传育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DKF-2020-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304);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b1102000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85MC104);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d06050002);合肥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2021GJ072)。
191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1892S为母本,与2M191(蜀恢527/9311 F6)杂交,经5 a 7代选择育成的籼型两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叶色较深,叶片内卷,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茎秆较粗,抗倒伏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高。2015年8月通...
关键词: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191S 选育 
高配合力优质籼型两系不育系504S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3
《中国稻米》2022年第3期106-108,共3页从夕汉 阮新民 施伏芝 杜弘杨 罗玉祥 罗志祥 
水稻遗传育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DKF-2020-03);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1903a06020012);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b1102000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85MC104);合肥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2021GJ072)。
504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籼型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以自育三系保持系65B(丰8B/早籼M057)为父本,经5年8代选择育成的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分蘖力强、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较高、...
关键词:杂交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504S 配合力 
高配合力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6022S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7期27-29,共3页从夕汉 阮新民 施伏芝 杜弘杨 罗玉祥 罗志祥 
水稻遗传育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DKF-2020-03);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b1102000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C104);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1903a06020012)。
6022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1892S为母本,与6M022(3M178/9311 F_(6))杂交、自交,经5年7代选择育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倒伏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2019年8月通过安徽省...
关键词: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6022S 选育 配合力 
安徽沿江平原区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稻米》2021年第6期38-46,共9页阮新民 陈曦 岳伟 占新春 从夕汉 杜弘杨 施伏芝 吴德祥 罗志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1304);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701176)。
研究了安徽沿江平原稻区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以为科学选用稻麦模式适宜水稻品种类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影响大小表现为迟熟中籼>中熟中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晚粳;随播期推...
关键词:水稻 播期 稻麦系统 品种类型 产量 生育期 温光资源利用效率 
2009—2019年安徽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及关键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7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1年第5期108-115,共8页阮新民 施伏芝 从夕汉 杜弘杨 占新春 王元垒 夏加发 罗志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304);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b1102000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C104);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701175)。
为明确安徽中籼稻米品质变化趋势及关键影响因子,基于农业农村部食用稻品种品质最新标准,利用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初步建立了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并对2009—2019年安徽省中籼稻综合品质变化趋势及其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关键词:投影寻踪 稻米 综合品质 关键影响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