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戈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疫病防治边区基层社会抗战时期群众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西部学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影评介》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群众医疗卫生政策及其实践——以边区疫病防治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5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46-53,共8页张戈 付建成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9H01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医疗卫生底子薄、条件差,尤其是伤寒、急性肠胃炎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直接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安全,对社会稳定和生产建设形成冲击。在此情势下,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以实现“人财两旺”为出发...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卫生运动 基层社会 
试论20世纪初中国学堂乐歌之特征被引量: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0-14,共5页张戈 
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音乐文化,其一般涵盖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学堂乐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系列鲜明的特征,并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开启的标志。当时学堂乐歌的时代特征以救亡图存...
关键词:学堂乐歌 新音乐 中西合璧 集体歌唱 
从漫川看村庙信仰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张戈 王今诚 
西北大学硕究省自主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221306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陕南漫川村庙建设进入恢复重建快速发展阶段。当地村民对村庙信仰基本持肯定态度,但对村庙信仰的概念界定较为模糊;老年村民认为村庙信仰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能为儿孙祈福积德;年轻人对村庙信仰较为淡漠;目前在这里...
关键词:漫川 村庙信仰 文化建设 
试论陕甘宁边区“改造说书”运动被引量:2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23-128,共6页张戈 
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项目标号:YZZ12052)的研究成果
"改造说书"运动是继"新秧歌"运动之后文艺工作者面向大众、面向工农兵普及的又一实践。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起,改造了旧的传统的陕北说书,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军事斗争等新内容的"新说书",并在边区蓬勃发展起来。"新说...
关键词:“改造说书”运动 “新说书” 韩起祥 社会功效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之我见——看《鬼子来了》的一些思考被引量:2
《电影评介》2011年第10期42-42,83,共2页张戈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长盛不衰,姜文一改主流电影表现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手法,采用个体的小角度思考,启示人们反思历史和民族性。《鬼子来了》在黑白与彩色的碰撞对比中震撼观众,回归了真实的历史画面,更多的是人性的流露和情感的宣泄,给...
关键词:民族性 抗日战争 人性 历史真实 情感宣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