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一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拯救异象犹太巨人母题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金陵神学志》《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土地观念、宗教运动与文士书写:论犹太经典《塔纳赫》中“迦南美地”意象的生成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216-233,共18页张若一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文士文化与希伯来先知文学研究”(2019M6615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15ZDB088)的阶段性成果。
"迦南美地"是犹太文学与文化传统中的关键意象,在世界文学范畴中也具有重要的原型意义。犹太经典《塔纳赫》中存在大量围绕迦南美地这一意象的书写,它们与犹太宗教文化的土地、子嗣与圣约等其他核心观念密不可分。第二圣殿时期是《塔纳...
关键词:《塔纳赫》 犹太教 迦南美地 文士活动 
论希伯来巨人神话体系——形象、母题及其意识形态观念被引量:3
《古代文明》2018年第2期12-19,共8页张若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学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项目批号:15ZDB088)阶段性成果
在古代以色列文明中,希伯来巨人神话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巨人形象源自以色列民族上古传说,其庞大的体型与令人发指的暴行在古代以色列民族文化中广为流传,逐渐演化出独特的巨人神话母题。古代以色列文献作者则有意识地利用该母题,表达对...
关键词:希伯来神话 古代以色列文献 巨人母题 罪恶观念 
异象与拯救:《但以理书》的启示性叙事
《圣经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275-288,共14页张若一 
《但以理书》以其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异象书写著称。在这神秘的异象背后,蕴藏着以色列民族期盼已久的拯救启示。其叙事紧密围绕着异象和启示展开,创作者以嵌套结构与重复性特征为文本形式,将以色列民族独有的神圣历史和神圣智慧观念...
关键词:《但以理书》 异象 启示性叙事 
“以马内利的兆头”——希伯来圣经异象的形式特征、建构类型及拯救意义被引量:2
《国外文学》2016年第3期34-41,157,共8页张若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15ZDB088)的阶段性成果
异象是希伯来圣经中一类具有重大意义的典型场景,其形式庄严,建构巧妙,意蕴深远。希伯来圣经的作者通过异象,将具有强烈属灵色彩的神谕熔铸在希伯来圣经的历史叙事框架中,达成了现实历史与宗教崇拜的完满统一。本文以希伯来圣经的玛索...
关键词:希伯来圣经 玛索拉文本 异象 典型场景 
巴比伦宫廷的犹太之光——《但以理书》的人物形象分析
《金陵神学志》2015年第4期181-194,共14页张若一 
希伯来圣经经卷《但以理书》以巴比伦宫廷中的犹太人但以理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和其他犹太人在异邦宫廷中经受异族统治者的考验,并最终克服重重困境、得到高升的故事。经卷中的主要人物但以理和他的友人,以及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异象中...
关键词:《但以理书》 人物形象 静态—动态人物 群体性书写 
《蝇王》中大海形象的悖谬性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10期37-39,64,共4页张若一 
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作者的成名作之一,影响广泛。本文着重考察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形象:大海,探索大海这一形象在文本中被作者所赋予的三种主要的悖谬性,从而阐明大海这一意象对于整部作品在环境渲染、情节推动、人物塑造和揭示...
关键词:大海 悖谬性 获救 张力 善与恶 
《约伯记》的张力考察
《金陵神学志》2013年第Z1期45-57,共13页张若一 
在希伯来圣经中,《约伯记》颇具特色,其文本中对立的激烈程度和意义的含混,令读者印象深刻。笔者从《约伯记》的文本入手,认为该经卷突出呈现出一种张力(Tension)关系,这种张力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两种思维逻辑间的张力、信仰与怀...
关键词:张力 思维逻辑 怀疑与信仰 人的界限与神的意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