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光

作品数:15被引量:24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茨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粒状贝氏体仿晶界型铁素体复相组织贝氏体钢复相钢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钢铁研究学报》《金属热处理》《机械工程材料》《热处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简易拉伸装置的设计及其在含氮奥氏体钢中子散射中的应用
《金属热处理》2009年第3期84-88,共5页徐平光 池田圭太 友田阳 
结合原位中子小角度散射的实际要求,设计了一种整体结构简单、试样安装方便的U型悬臂式拉伸变形装置。该装置通过导向滑孔与移动滑杆间的耦合来确保实现单向拉伸变形;分别贴于试样平直部位与夹头圆柱部位的应变片组用于获取试样的应力-...
关键词:拉伸装置 单轴拉伸 应力测试 信号采集 中子散射 含氮奥氏体钢 
材料热处理中子散射研究被引量:1
《热处理》2006年第4期1-7,共7页徐平光 友田陽 
作为新一代微观结构表征技术,中子散射正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本文仅就其在钢铁热处理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包括热膨胀/收缩特性、扩散转变、马氏体转变、回复与再结晶,还涉及奥氏体预变形对铁素...
关键词:中子散射 晶体点阵 残余应力 纳米结构 铁素体转变 回火马氏体 奥氏体不锈钢 
原位中子衍射材料表征技术的进展被引量:16
《金属学报》2006年第7期681-688,共8页徐平光 友田阳 
中子衍射利用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能直接鉴别核素、比X射线与电子束对轻元素灵敏、具有磁矩等特点,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从原子和分子尺度上表征物质的结构和微观运动的高新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原位中子衍射技术作为材料四维表征技术在...
关键词:原位中子衍射 相变 塑性变形 晶体织构 残余应力 
具有仿晶界型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复相组织的大截面钢筋被引量:4
《钢铁研究学报》2005年第4期68-71,F003,共5页杨福宝 徐平光 王建平 白秉哲 方鸿生 
探索了仿晶界型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复相钢用于制造热轧低碳高强度可焊钢筋的可行性与工业化前景。对不同铬含量的空冷贝氏体钢筋的组织、强韧性及可焊性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含有0·25%铬的Mn-Si-Cr系低碳贝氏体钢在轧后空冷条件...
关键词:仿晶界型铁素体 粒状贝氏体 复相组织 强韧性 钢筋 
贝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金属热处理》2002年第11期1-8,共8页方鸿生 白秉哲 徐平光 张弛 杨志刚 刘东雨 
简要地总结了清华大学贝氏体相变研究组在贝氏体相变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①利用TEM、AFM、STM发现了钢及有色合金中的贝氏体超精细结构 ;②利用STM发现贝氏体表面浮突大多是由与超亚单元相对应的“帐篷型”小浮突群组成...
关键词:贝氏体相变 研究进展 精细结构 浮突 激发形核 台阶长大机制 
我国中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被引量:8
《江苏冶金》2002年第3期1-5,14,共6页刘东雨 方鸿生 白秉哲 徐平光 
综述了中、低碳贝氏体钢在我国的发展。展现了中、低碳贝氏体钢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低碳钢 贝氏体钢 粒状贝氏体 仿晶界形铁素体 
仿晶界型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复相组织的韧性被引量:43
《金属学报》2002年第3期255-260,共6页徐平光 方鸿生 白秉哲 杨志刚 
研究了仿晶界型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复相钢轧态组织的韧性与裂纹扩展特点.与单一粒状贝氏体组织相比,仿晶界型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夏相组织具有更好的强韧性配合.适量仿晶界型铁素体的存在增加了复相组织的协调变形能力,提高了裂纹形成功;...
关键词:复相组织 仿晶界型铁素体 粒状贝氏体 裂纹扩展 韧性 合金结构钢 
贝氏体钢的强韧化途径被引量:78
《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第6期1-5,41,共6页方鸿生 刘东雨 徐平光 白秉哲 杨志刚 
发现在粒状贝氏体组织中 ,控制其小岛尺寸、数量和分布 ,可获良好强韧性 ,研制出粒状贝氏体钢。首次用断续的仿晶界型铁素体作韧性相与粒贝结合 ,可获优良强韧性 ,并研制出此类复相钢。通过合金设计 ,在空冷条件下获得具有超精细结构的...
关键词:强韧性 粒状贝氏体 仿晶界型铁素体 贝氏体/巴氏体复相组织 贝氏体钢 
高强度低合金中厚钢板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22
《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第2期4-8,25,共6页徐平光 白秉哲 方鸿生 
回顾了高强度低合金中厚钢板的发展历程 ,评述了几类典型的高强度低合金钢 ,并基于钢的轧制工艺与复相组织强韧化理论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强度中厚钢板组织设计——仿晶界型铁素体 /粒状贝氏体 ( FGBA/BG)复相组织。
关键词:粒状贝氏体 仿晶界型铁素体 组织设计 中厚板 低合金高强度钢 
硅对贝氏体铸钢高应力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钢铁研究学报》2001年第1期40-45,共6页黄进峰 方鸿生 徐平光 郑燕康 
研究了不同硅含量 (0 .7%~ 2 .4% ,质量分数 ,下同 )贝氏体铸钢的抗高应力磨损性能和失效机制。结果表明 :高硅贝氏体铸钢的耐磨性能较低硅钢显著提高 ,其磨损失重约是低硅贝氏体铸钢的 1/ 2。这是因为硅使贝氏体铸钢在高应力冲击磨损...
关键词:贝氏体钢 铸钢  磨损 耐磨性 高应力冲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