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钢

作品数:1018被引量:3016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方鸿生白秉哲程巨强张福成贺信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燕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始组织对重载车轮钢滚滑磨损性能的影响
《材料热处理学报》2025年第3期179-190,共12页徐海峰 袁航 周霆伟 徐震霖 赵海 何宜柱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2003a05020038);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ZGZ201812-03)。
通过滚滑磨损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微米划痕仪等研究了新开发的重载贝氏体车轮的滚滑磨损性能,并与传统珠光体重载车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贝氏体车轮的耐磨性优于珠光体车轮,贝氏体车轮的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伴随轻微疲劳磨...
关键词:重载车轮 贝氏体钢 耐磨性 组织演变 梯度结构 加工硬化 
低碳贝氏体钢Q690D低屈强比研究
《河北冶金》2025年第2期32-36,51,共6页王新钢 
采用低碳微合金化成分设计、TMCP+低温回火工艺开发了低屈强比、低成本的Q690D钢。通过对比不同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回火温度下低碳贝氏体钢Q690D屈强比和微观组织的变化,研究了影响其屈强比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制,为低碳高强度钢的开...
关键词:Q690D 贝氏体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屈强比 
贝氏体钢轨磨损与接触疲劳行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材料导报》2025年第1期255-265,共11页齐顺顺 王文健 汪渊 丁昊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2510);四川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23YFH0023);2024年度西南交通大学优秀青年团队培育项目。
钢轨的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是轮轨接触过程中的主要损伤形式,对铁路轨道安全与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贝氏体钢轨疲劳损伤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本工作综述了国内外贝氏体钢轨磨损与疲劳损伤在近年来的...
关键词:贝氏体钢轨 磨损 滚动接触疲劳 影响因素 
回火对含稀土空冷贝氏体油套管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2025年第1期180-186,共7页韩强 高智敏 贾欣 李涛 孙昭琦 代从伟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2020GG0207);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21LHMS05028)。
对比研究了添加稀土Ce和不同回火工艺对空冷贝氏体油井管钢的显微组织、第二相析出行为及硬度的影响,采用热膨胀仪对稀土和非稀土贝氏体钢的相变点进行了测定,使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回火后的微观组织和第二相进行观察分析,使用热...
关键词:空冷贝氏体钢 回火工艺 油套管 组织性能 稀土 
正火冷却速率对0.92Mn-1.56Si-1.02Cr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热加工工艺》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胡辰 于金瑞 张禹 安钰坤 赵而团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项目(ZR2019BEM004);周村区校城融合项目(2020ZCXCZH03)。
以0.92Mn-1.56Si-1.02Cr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空冷、风冷及水雾冷却3种正火冷却方式,研究了不同正火冷却速率对贝氏体试验钢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冷却速率下得到的显微组织均为贝氏体与马氏体复相组织;随着冷却速率的...
关键词:0.92Mn-1.56Si-1.02Cr贝氏体钢 冷却速率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同成分的超细贝氏体钢和Q&P钢在海水中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对比研究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24年第6期1495-1506,共12页苏志诚 张弦 程焱 刘静 吴开明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知识创新专项(20220108101020316);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011154)。
采用显微表征方法(SEM、XRD、EBSD),电化学测试和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先进高强度钢(超细贝氏体钢、Q&P钢)在海洋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等温工艺的超细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细化...
关键词:先进高强度钢 海洋环境 残余奥氏体 电化学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 
残余奥氏体转变对贝氏体钢尺寸膨胀影响规律研究
《金属制品》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刘豪 朱江 贺吉凯 
通过回火膨胀试验研究回火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对贝氏体钢圆棒尺寸膨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400℃以上回火时贝氏体钢试棒发生残余奥氏体转变,超过520℃回火时残余奥氏体转变完全;在400~520℃温度区间回火温度越高,残余奥氏体转变越...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 回火膨胀试验 相变 贝氏体钢 化学成分 
Mn含量对超低碳贝氏体钢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2024年第12期157-163,共7页梅涛 刘静 柴希阳 
使用热膨胀仪测定了Mn含量分别为1.5%、1.8%和2.1%的3种超低碳贝氏体钢相变点,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以及维氏硬度测量,绘制了3种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了Mn含量变化对相变点、CCT曲线、组织以及硬度的影...
关键词:超低碳贝氏体钢 MN含量 CCT曲线 粒状贝氏体 板条状贝氏体 
贝氏体钢磨损机理探讨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12,共6页杨光 张雅静 郭浩 李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A2024407001)。
贝氏体钢被广泛应用在铁路辙叉、钢轨、轴承和耐磨板等领域。磨损作为其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其磨损机理一直是关注的热点。研究贝氏体钢的磨损机制对于贝氏体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磨损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贝氏体钢的磨损机制...
关键词:贝氏体钢 磨损量 数值模拟 
多频率冲击条件下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试验研究被引量:1
《热加工工艺》2024年第19期112-115,120,共5页朱腾 栾道成 胡志华 王正云 孙维 袁培曦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ZDYF2461,20ZDZX0042);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Z203121)。
针对重载铁路辙叉恶劣的服役情况,对自行研发的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进行多频率冲击试验,观察分析其微观组织及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多频率冲击后,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的组织内部晶粒发生碎化变形,晶界变得模糊,钢中残余...
关键词:贝氏体钢 多频率冲击 残余奥氏体 加工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