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福

作品数:11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节能钢铁循环经济工业节能中国钢铁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钢铁》《中国冶金》《烧结球团》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研究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赵贤聪 白皓 李洪福 李梦奇 李涛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是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的主要部分,通过建立模型,并设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及相关参数,利用GAMS软件计算煤气的最优配比以达到煤气平均热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钢铁企业 煤气系统 优化 煤气热效率 
钢铁联合企业蒸气系统节能研究被引量:2
《中国冶金》2012年第12期33-37,共5页张琦 田永华 李洪福 蔡九菊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110402005;N110702001)
分析了钢铁联合企业蒸气系统的构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蒸气系统的节能潜力;通过热力学分析理论探讨了蒸气系统供汽、用汽的不合理性,采用能级匹配理论重点研究了不同品质蒸气的合理利用问题,提出加强余热蒸气回收利用率、蒸...
关键词:钢铁联合企业 蒸气系统 能源转换 梯级利用 节能 
焦化-钢铁多联产系统分析与优化被引量:3
《冶金能源》2012年第6期6-12,共7页李洪福 温燕明 周贵友 白皓 李会泉 陈丽云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所消耗焦炭有65%由独立焦化企业供应的状况,重点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分析了这种产业结构带来的问题,明确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和方向,系统分析了焦化-钢铁多联产系统在实现煤炭资源、煤气资源、余热资源的高...
关键词:焦化 钢铁 多联产 分析与优化 
钢铁生产CO_2过程排放分析被引量:7
《冶金能源》2012年第1期5-9,64,共6页卢鑫 白皓 赵立华 李宁 李洪福 
钢铁生产成为大气中温室气体CO2的一大来源,准确测算钢铁生产CO2过程排放量是评估企业或行业减排的保障。建立基于CO2排放模块的CO2排放模型,选定国内典型钢铁生产企业进行分析,发现炼铁工序的CO2排放占总流程的60%左右,同时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CO2模型 过程排放 钢铁生产 减排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被引量:19
《冶金能源》2011年第4期3-7,18,共6页李洪福 苍大强 温燕明 
系统论述了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规模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通过分析行业节能历史进程,归纳了行业节能规律,预测了下一步的节能发展趋势。从钢铁流程工艺特点、余热余能资源、用能管理、节能技术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节...
关键词:钢铁 节能 潜力 系统能效 高效转化 
基于能耗指标分解模型的某厂节能瓶颈分析
《冶金能源》2011年第3期3-6,27,共5页李洪福 马扬 白皓 赵立华 苍大强 
将能耗指标分解模型应用在某厂的主要生产流程中,通过对吨钢综合能耗的分解计算,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角度来评价分析该厂的能耗现状,挖掘节能潜力。分析发现该厂高炉和烧结工序的产品结构因素是限制吨钢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的瓶颈环节。...
关键词:节能 能耗指标分解模型 废钢比 漏风率 
钢铁企业用电自给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1
《钢铁》2010年第1期99-103,共5页李洪福 温燕明 孙德民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采用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余热余能资源,具有巨大的回收利用潜力。系统分析了典型钢铁流程的能量流和具备回收利用价值的主要余热余能资源情况,提出了采用当前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回收发电。通过建立...
关键词:钢铁生产流程 余热余能回收 分布式电站 发电自给 
济南钢铁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6期135-136,共2页李洪福 
关键词: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循环经济 “八五”期间 生产成本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增长方式 增长模式 钢铁企业 
开发清洁工艺 生产清洁产品 走清洁生产之路
《节能与环保》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李洪福 
回顾总结济钢实施的前三期清洁生产,以及对下一期清洁生产的设想,论述了钢铁企业实践清洁生产,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程。
关键词:清洁生产 清洁工艺 清洁产品 可持续发展道路 开发 钢铁企业 
实施清洁生产 探索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节能与环保》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李长顺 孙德民 李洪福 
关键词:清洁生产 节能 污染 市场竞争 钢铁工业 可持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