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西

作品数:1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机床故障诊断镗孔精度误差分析镗削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设备管理与维修》《新技术新工艺》《制造技术与机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机械加工系统中热源故障的诊断
《机械工人(冷加工)》1996年第8期2-4,共3页李锦西 吴宪华 陶宗明 
机床、刀具、工件和夹具所组成的加工系统存在着几何误差源、热源和力源,它们都以自己特有的规律反映给被切工件,形成工件的加工误差。热效应造成的加工误差占工件加工误差的40%~70%。我们在诊断实践中摸索出了加工系统热效应主源的...
关键词:机械加工系统 热源 故障诊断 
镗削内孔形状误差的诊断
《机械制造》1996年第4期17-19,共3页李锦西 徐增豪 
在具备精密镗削的工艺条件下,工件仍出现精度超差现象,本文给出了这类问题探源方法和实例。
关键词:精密 镗削 形状误差 诊断 内孔 
多工位镗孔精度故障的诊断原理及实例
《中国设备管理》1996年第3期28-30,共3页李锦西 富大伟 
对镗削加工中出现的精度超差故障,通常用工艺分析方法探源,但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多工位的镗孔.因此,近年有运用诊断技术求解这类精度故障的尝试.现对镗孔精度故障的诊断原理说明如下.一、镗孔条件与实际精度某汽车制造厂生产某壳体零...
关键词:镗床 镗孔精度 故障诊断 机床 
镗孔精度故障诊断原理及实例
《设备管理与维修》1996年第3期21-23,共3页李锦西 富大伟 王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镗削是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通常对镗削加工出现的精度超差故障用工艺分析方法去探源,其结果并非理想,特别是对多工位镗孔。因此,近年有运用诊断技术求解这类精度故障的尝试。我们在这一实践中获益非浅,现以镗孔精度故障诊断原理及...
关键词:镗削 镗孔精度 故障诊断 
多工位镗孔精度故障的诊断原理及应用
《汽车技术》1996年第1期41-46,共6页李锦西 
对镗削加工中出现的精度超差故障,通常用工艺分析的方法进行探源,然而其结果并非理想,特别是对多工位镗孔。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普通螳孔和多工位镗孔精度故障的诊断原理,并就加工误差特征的摘取、故障征兆的推导和...
关键词:镗削 精度 多工位镗孔 故障诊断 
镗孔精度超差的探源
《机械工人(冷加工)》1995年第12期19-20,共2页李锦西 徐增豪 
■要求某厂生产的工件形状如图1所示,材料为铝合金。内孔经精镗后要求达到:①小孔直径为φ30_(-0.065)^(-0.045)mm,圆度误差≤0.01mm。②大孔直径为φ36.4_0^(-0.039)mm。
关键词:镗削加工 镗孔精度 圆度误差 
多工位镗孔精度故障的诊断原理及实例
《新技术新工艺》1995年第6期15-17,共3页李锦西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普通镗孔和多工位镗孔一旦出了精度故障后如何进行诊断的方法。文章就加工误差特征的提取,故障征兆的推导和精度故障系统的建立等要点作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多工位镗孔 精度 故障 诊断 镗孔 
泵壳内孔椭圆形误差主源的分析与诊断
《制造技术与机床》1994年第12期9-11,共3页李锦西 徐增豪 
对泵壳内孔的椭圆形误差,从实际加工数据中提取误差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列出误差原因,进而可诊断出误差的主源。
关键词:误差 泵壳 内孔 
机床传动链精度理论的系统研究被引量: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32-39,共8页李锦西 富大伟 徐北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运用系统、相关和对比思维准则,将传动链误差、原始误差和工件加工误差进行相关性考察,把机床的四类内联传动链(分度链、螺纹链、差动链和展成链)视为一个系统,分析其误差的形成机理和误差传递规律,推导其数学模型。结果是四类表达...
关键词:传动链 精度分析 原始误差 机床 
齿轮机床补偿运动误差的测试与诊断
《磨床与磨削》1992年第2期66-70,共5页李锦西 
本文基于齿轮机床为适应加工斜齿轮需要都具有补偿运动的功能,阐述了一种新的补偿运动误差的评定、诊断方法及系统。据相关准则,新方法将运动误差变换到轮齿的法向进行考察并计入几何误差,及力、热效应的影响。新系统不需像传统方法一...
关键词:齿轮机床 补偿运动 误差 测试 诊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