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林

作品数:14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新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主持人新闻传播新闻出镜记者激情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明日风尚》《新闻爱好者(下半月)》《声屏世界》《当代传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新闻传播伦理失范问题被引量:5
《城市党报研究》2019年第12期31-33,共3页李超 李雅林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但一旦触及道德底线,就会引发一些传播伦理失范问题。由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智能技术与人的有机结合,实现新闻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提升新闻机构的责任意识,加大公众监督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新闻传播 伦理失范 
初探高师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评价体质改革
《明日风尚》2016年第19期227-,共1页李雅林 
播音主持的教学评价是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广泛的存在与教育实际活动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它为科学的评价教学质量提供了标准,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很重要...
关键词:播音 主持专业 
浅谈广播电视动态式采访的技巧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8-90,共3页李雅林 
与其他报道形式相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的动态式采访具有更为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它把广播电视媒介的新闻传播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媒介对事件的记录功能完全地展示出来,从而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可...
关键词:广播电视 现场报道 动态式采访 
浅议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被引量:3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02-103,共2页李雅林 
当下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原生态的口语成分过多、语言多碎杂、过多地使用方言俚语等。有声语言是语言传播者素质的集中体现。催生有声语言经典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有声语言传播 问题 原因 
出镜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被引量:2
《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122-123,共2页李雅林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是当下电视新闻报道极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身临其境效果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但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与最佳化并不是现场报道与生俱来的,也需要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增强和提升对新闻报道的同步记录...
关键词:出镜记者 现场 介入方式 
浅谈现场报道中体验式采访的优势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54-155,共2页李雅林 
近年来,体验式采访以其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其较强的现场感和揭秘性,也受到了不少受众的喜爱和推崇,自然也成为一些媒体经常运用的采访方式。
关键词:现场报道 体验式采访 优势 
浅谈危机传播中新媒体的功能与作用被引量:3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56-57,共2页李雅林 
在SARS危机出现后,每一个中国人亲历了政府主管部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化解危机的过程,从而亲身感受到了处理危机传播的重要性。大家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性灾害的机制尚不健全,于是在此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就显得尤...
关键词:危机传播 新媒体 功能 
合理布局 巧妙渗透——出镜记者如何“进入”现场被引量:1
《声屏世界》2011年第9期26-27,共2页李雅林 
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带来的身临其境的体验令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到惊奇。但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与最佳化并不是现场报道与生俱来的,
关键词:现场采访 合理布局 出镜记者 电视新闻报道 新闻现场直播 现场报道 传播效果 最佳化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认知——从湖南卫视《晚间》改版遭批谈起被引量:5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60-161,共2页李雅林 
从2006年黄健翔的"解说门"事件到2007年倪萍的"金鸡门"事件,再到2007年初湖南卫视《晚间》改版遭批,主持人的解说争议一直备受关注,有关主持人的话语权的争论也热战不休。究其原因,仍为主持人的角色认知概念淡化所致。主持人角色功能不...
关键词:新闻 主持人 角色认知 
突发事件直播中主持人的情感表达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年第6期89-89,共1页李雅林 
突发事件直播中主持人的情感表达,是把新闻事实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记者的情绪,有选择地通过文字和语言传导给受众,以影响受众的情绪,支配受众的行为,并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好的直播主持人在新闻播报中不只是单纯地叙述事实...
关键词:情感表达 突发事件 主持人 直播 新闻事实 社会效果 新闻播报 传播信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