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光

作品数:25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气候气温日较差中医养生文化中国气候春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潮》《百科知识》《人民周刊》《中国农村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季风制造 气候奇迹——我国特殊的季节交叉现象被引量:1
《中国科技财富》2022年第12期52-53,共2页林之光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最特殊的国家,即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为季风气候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冬夏季节中的盛行风向是相反的,而且我国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中,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寒带西伯利亚(冬季北半球寒极),严寒干燥;夏季风来自低纬热带太...
关键词:大陆性季风气候 交叉现象 盛行风向 热带太平洋 冬季风 夏季风 高温多雨 印度洋 
珠峰上的气候是啥样
《中国科技财富》2022年第6期61-62,共2页林之光 
“2022年5月4日上午,一个重达50千克的自动气象站,在珠峰北坡海拔8830米处正式建成。”这是世界上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其实,珠峰北坡高海拔地区建自动气象站,自去年就开始了,从5200米到8300米,共建了7个,这是最后也是最高的一个。那么读...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国界线 自然环境 高海拔地区 珠峰 最高点 
春雨贵如油,多了又发愁
《中国科技财富》2022年第5期58-59,共2页林之光 
“春雨贵如油”是大家熟悉的农谚,最早可能源自“春雨如膏”。《左传》中记载,鲁襄公十九年,鲁国季武子出使晋国拜谢出兵帮助时曾说,“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谷之仰膏雨焉,如常膏之,其天下辑睦,岂唯敝邑。”“春雨如膏”形容春天雨水象脂...
关键词:鲁襄公 李光庭 农谚 《元诗选》 《左传》 春雨 
“热”出来的绝妙古诗
《人民周刊》2021年第15期15-15,共1页林之光 
我国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强,夏季高温。特别是江淮及以南的江南地区,盛夏高空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空烈日;地面多植被和河湖港汊,蒸发旺盛。高温加上高湿,气候极为闷热。本文中的多数咏热诗,也是在这里诞生的。
关键词:大陆性气候 副热带高压 夏季高温 江南地区 亚热带 
生活“极限”,无处不在——自然极限和建筑
《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2期14-14,共1页林之光 
2008年12月刊的“触摸极限”得到了众多关注,从读者朋友的电话、来信中,“极限”呈现出多元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极限”是每个人、每天都可以触摸的。下面,我们选取了一封有代表性的读者来信,邀请相关专家,就我们身边的“极...
关键词:极限 生活 建筑 自然 读者来信 
我国新极端最高气温的考察研究被引量:10
《气象》2008年第11期3-6,共4页叶春华 吕建周 林之光 
根据在吐鲁番盆地组织的对比观测,得出了我国两个极端最高气温新极值,和吐鲁番盆地底部3个与最高气温有关的结论。两个新极值是,2008年8月3日艾丁湖底出现了我国最新的极端最高气温纪录:49.7℃;艾丁湖底历史上还曾出现过51℃左右的更高...
关键词:艾丁湖 极端最高气温 气温日较差 气温垂直梯度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与《中国国家地理》一起触摸中国 雪花啤酒勇闯天涯之“火州”盆底艾丁湖去伪存真“新热极”
《中华遗产》2008年第9期5-5,共1页林之光 
哪里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不,确切地说是艾丁湖湖底!近日,由《中国国家地理》携手雪花啤酒主办的触摸中国之“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极限探索”活动结束了对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考察,对于中国“热极”的认知有重大突破,其考察成果完...
关键词:《中国国家地理》 雪花啤酒 吐鲁番盆地 考察成果 主办 
全球变暖:难以忽视的真相
《科技导报》2007年第19期86-86,共1页林之光 
《难以忽视的真相》是部奇书。该书讲的是科学技术问题.而这个问题政治家都非常关心.甚至世界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都会坐到一起开会来讨论它:该书讲的是科学技术问题.可却是由非科学家(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撰写的.几乎人人都可读懂...
关键词:全球变暖 科学技术 政治家 科学家 
沙尘暴为何消灭不了?
《百科知识》2005年第05X期21-22,共2页林之光 
关键词:1993年 强沙尘暴 
南极“三点”及其他
《自然杂志》2005年第2期118-118,共1页林之光 
关键词:南极 极点 冷点 磁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