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章隆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香溪群砂岩沉积相碳酸盐岩川东北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质教育》《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模糊专家系统在碳酸盐岩剖面测井沉积相判识中的实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S1期65-71,共7页汪徐焱 游章隆 
文章依据模糊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研制出一类模糊专家系统的判识方法。针对碳酸盐岩复杂沉积环境的诸多不确定现象,首先利用测井数据进行了统计模式识别的初始判识,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专家意见阵和知识库的模拟和仿...
关键词:模式识别 专家系统 模糊推理 沉积微相 
碳酸盐岩测井──沉积相的模糊判识系统被引量:8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年第1期42-48,共7页游章隆 汪徐焱 
测井分层和测井参数分布的模糊性,是川东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剖面测井沉积相判识中的困难所在。在引入隶属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模糊模式识别和模糊专家决策的机理,开发出适用于碳酸盐岩剖面测井沉积相的模糊判识系统。通过对三个...
关键词:碳酸盐岩 测井 沉积相 模糊判识系统 
地质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思路的培养
《中国地质教育》1997年第3期22-23,共2页游章隆 
地质专业课是阐述该专业某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的课程,通常为三、四学年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与各种基础学科比较,专业课的内容更接近生产和科研的实践,是学生步入某专业领域的“桥梁”和“基石”。因此。
关键词:研究思路 专业课教学 低电阻率油气层 地下地质 地质问题 高年级学生 技术方法 生产和科研 含水饱和度 油气田勘探 
川东北香溪群影响砂岩孔隙发育的成岩作用因素被引量:8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79-83,共5页王安发 游章隆 
储层孔隙发育情况是石油地质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岩石薄片观察为依据,结合地表剖面观察、物性分析、有机质成熟史等资料,阐述了川东北部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
关键词:香溪群 成岩作用 碎裂 砂岩 孔隙发育 石油地质 
川东北部香溪群的地震相和有利储层展布被引量:1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42-50,共9页游章隆 王安发 陈心胜 任中阳 
川东北部地区香溪群是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北东向主河流发育带是该河流沉积体系的骨架。下凹充填、丘形反射地震相分布带正是主河流带的地震响应。砂岩储层的物性和有利储层带的分布均受此河流沉积体系的影响。勘探中应充分考虑主河流...
关键词:香溪群 地震相 沉积体系 储层 砂岩 
趋势面地质分析与扶、杨油层的油气藏类型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87-92,共6页游章隆 
应用趋势面地质分析方法,区别出三肇拗陷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两种不同的沉积环境。据此,探讨油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而确定和划分了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气藏类型。
关键词:油藏 类型 环境 油气藏 地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