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作品数:14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铁路客站再创造博物馆建筑设计工程实践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建筑》《建筑技艺(中英文)》《建筑科学》《工业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虚幻到现实——杭州电竞中心设计实践与技术创新
《新建筑》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李春舫 王力 陆晓雅 
1时代背景数字化时代,电子竞技(以下简称“电竞”)因具备将数百万玩家和观众聚集在虚拟竞技舞台上的能力,已经从娱乐活动演变成了全球性文化现象。与此同时,电竞与建筑的深度融合,呈现出一种令人振奋的趋势。电竞场馆作为一个承载着电...
关键词:场馆设计 电子竞技 现代社会需求 深度融合 数字化时代 技术创新 娱乐活动 文化精髓 
湖边漂浮的动漫云朵——中国动漫博物馆
《建筑技艺》2021年第1期26-33,共8页李春舫 王力 
通过分享中国动漫博物馆设计,阐明了在地性设计原则与基于合理性进行创造性设计的思想,强调了建筑创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动漫博物馆 在地性 合理性 创造性 建筑技术 
结构即空间,结构即建筑——以结构逻辑为主线的铁路旅客车站空间塑造被引量:4
《建筑技艺》2018年第9期58-65,共8页王力 李春舫 
1当代铁路旅客车站空问设计的困境 如今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电力驱动的绿色环保型高速铁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铁时代的铁路客站建设,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大规模快速建设...
关键词:高速铁路 旅客车站 建筑外观 结构逻辑 空间塑造 出行方式 铁路客站 绿色环保型 
复杂双曲面建筑外表皮设计实践——以新建杭州东站为例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8年第9期51-56,共6页王力 杨庭 
该文以杭州东站复杂双曲面建筑外表皮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复杂双曲面建筑外表皮"多目标自动找形"参数化设计技术特点,并总结了杭州东站建筑外表皮在材料比选、结构优化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技术实现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复杂双曲面表皮 参数化设计 材料比选 施工工艺 
意·形·技——结构单元体与空间塑造被引量:1
《建筑技艺》2018年第2期100-105,共6页李春舫 王力 
过去的十几年,中国铁路的大发展带来了新一代铁路旅客车站的建设高潮。尤其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动车车次加密,旅客等候时间变短,旅客候车模式由传统的“等候式”向“通过式”转变。候车模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候车空间的变化,传统...
关键词:空间塑造 单元体 旅客车站 结构 中国铁路 高速铁路 服务功能 车站设计 
太原高铁客运站站房建筑被引量:4
《工业建筑》2014年第4期171-173,98,共4页王芳 王力 
湖北省建设科技项目(2013-12)
与传统铁路客运相比,高速铁路客运具有方便、迅速、舒适、运输能力大的优势。以太原高铁客运站站房设计为例,通过合理总体布局和建筑设计,从建筑的文化特性,以及技术先进性包括新型屋面体系、幕墙系统和建筑节能等方面,充分发挥上述高...
关键词:高速铁路客运站 文化特性 技术先进性 
绿色生态策略在传统生土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以郑州邙山黄河黄土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被引量:8
《建筑科学》2014年第2期24-29,共6页王芳 王力 
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综合应用研究"(201217);武汉科技大学校基金项目"黄河中下游地区生土建筑低技术生态策略研究与应用"(2009xz33)
作者通过对黄河南岸的传统生土建筑——窑洞进行实地调研和测试,结合绿色建筑和乡土建筑理论的研究分析,以郑州邙山黄河黄土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为契机,将传统窑洞改造成现代博物馆。针对该地区气候特点和建筑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将传统窑...
关键词:绿色生态策略 窑洞 博物馆 改造 
王芳 王力设计作品
《民族艺术》2013年第1期100-100,共1页王芳 王力 
"黄河中下游地区生土建筑低技术生态策略研究与应用"基金项目阶段成果(武汉科技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2D09xz33)
王芳,硕士,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师王力,硕士。
关键词:设计作品 王芳 王力 武汉科技大学 建筑设计院 城市建设 工程师 硕士 
人性化场所的建构——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06年第12期41-44,共4页王芳 王力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是当代建筑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本文结合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枝区图书馆设计,分析讨论了人性化原则在图书馆总体布局、外部环境、内部功能以及生态理念等具体设计方面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场所 图书馆 人性化设计 
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被引量:19
《华中建筑》2006年第10期23-26,共4页王芳 王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地域性建筑逐渐形成多元多价的繁荣景象。但大都局限在“形式本位”,缺乏技术因素的支持和对传统地域文化内涵的探究。该文通过分析几个优秀创作实例,总结了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文化特征 传统技术 地域自然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