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洲

作品数:1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廖仲恺黄埔军校蒋介石鲍罗廷国共合作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社科纵横(新理论版)》《广东社会科学》《改革与开放》《新西部(下旬·理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廖仲恺《革命派与反革命派》一文的发表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年第4期88-90,共3页王怀洲 
文章简介了廖仲恺1925年5月发表的《革命派与反革命派》一文的背景,分析了廖仲恺的文章发表时敌我双方的态势,阐述了《革命派与反革命派》一文的内容及其针对性。论述了廖仲恺文章发挥的巨大影响作用,廓清迷雾,鼓舞了革命派的斗志,将革...
关键词:反革命派 滇桂军 东西南北 首鼠两端 
从长达二十多年的一次学术讨论看历史研究与政治宣传的关系被引量:1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年第4期85-86,共2页王怀洲 
文章以1993年的廖仲恺何香凝学术讨论会上何香凝曾经讲过,要肃清共产党余孽的争论切入,阐述了长达二十年的争论过程,本文的结论是,在今天,学术氛围很宽松的环境下,有些学术跟政治关系很密切,有些学术已经远离政治了;学术研究不应该从属...
关键词:何香凝 学术与政治 宣传和研究 
浅谈廖仲恺与邓演达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年第2期66-67,共2页王怀洲 
文章分析并介绍了廖仲恺、邓演达分别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和总政治部主任的提名斗争过程,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重视廖仲恺、邓演达,把他们视作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是因为廖仲恺作为左派的中心,支持了1925年8月广州革命的兴起,邓演达...
关键词:廖仲恺 邓演达 黄埔军校党代表 总政治部主任 左派 
廖承志在延安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年第1期75-75,73,共2页王怀洲 
文章阐述了廖承志1936至1937年在延安新华社工作期间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以及为争取国民党左派柳亚子等人支持国共合作,所做的有益努力。
关键词:毛泽东 廖承志 新华社 延安 
国民党世界革命口号的来龙去脉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年第12期80-80,69,共2页王怀洲 
文章详细分析了国民党世界革命口号的来龙去脉,指出,世界革命的口号来自苏联。1926年国民党二大,主张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并主张搞世界革命。蒋介石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指日本为日本帝国主义,1942年英美对日宣战后,称英美为盟邦...
关键词:国民党 世界革命 世界和平 来龙去脉 
廖仲恺与蒋介石
《兰台世界(上旬)》2013年第8期28-29,共2页王怀洲 
1924年6月,广州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廖仲恺是黄埔军校国民党党代表,蒋介石是校长。1925年8月,廖仲恺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遭人用手枪暗杀,蒋介石得知后痛哭失声。后来,蒋介石在广州黄埔军校设立了"仲恺公园"和"仲恺堂"。黄...
关键词:蒋介石 廖仲恺 黄埔军校 国民党 开学典礼 广州 党代表 党中央 
黄埔军校与滇桂军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上旬)》2013年第7期33-34,共2页王怀洲 
一 黄埔军校和滇桂军本来是友军,都是抗击陈炯明叛军的军队,但由于黄埔军校纪律严明,很快壮大,声名显赫,而滇桂军由于腐败,彻底衰落了。研究这段历史,很有意义。
关键词:黄埔军校 陈炯明 军队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出发点
《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4X期10-11,共2页王怀洲 
对外开放政策的三个历史出发点,一是批判闭关锁国的思想,二是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特区,三是为了台港澳的祖国统一大业。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关键词:邓小平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 
普京的治国经验及其历史意义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年第4期165-166,共2页王怀洲 
本文认为,普京上台之初,曾经在治国的道路上选择、彷徨过。但到了2012年,普京和俄罗斯已建立了一套为保卫可控民主的战略防御系统。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干扰,但是,俄罗斯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和繁荣,这是没有悬念的。俄罗斯已走出一条适合...
关键词:普京 治国经验 可控民主 防御体系 历史意义 
中山舰事件前后
《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3X期182-183,185,共3页王怀洲 
中山舰事件以前,孙文主义学会就有几次说蒋介石已发动政变,但却没有发生。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几次向共产党让步,是有原因的。
关键词:国共合作 中山舰 蒋介石 鲍罗廷 汪精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