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

作品数:1061被引量:100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国新方旭飞江时学孙洪波萧功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沈钩儒
《群言》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沈钩儒(1875-1963),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著名的法学教育家和律师,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沈钩儒一生崇尚民主、...
关键词:救国联合会 爱国主义者 国民党反动派 民主人士 法学教育家 北洋军阀 抗日救国 人民政权 
冷战外交与殖民政治:“战后”香港电影检查制度研究(1947-1967)——基于香港《大公报》视角的考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年第12期101-120,128,共21页钟瀚声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东亚殖民视野下的中国沦陷区电影研究”(项目编号:GZC202309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冷战时期,香港地区英国殖民当局在未获法律授权的前提下,秘密制定电影检查条例,对本地及海外电影进行政治审查,其中针对新中国电影的审查尤其严厉。然而,出于外交与公共舆论层面的考虑,港英当局既没有完全禁绝内地电影在港上映,亦小心...
关键词:电影检查 文化冷战 香港地区左派 《大公报》 公共领域 
从民族解放到国家统一:台湾地区统左派陈其昌的中华民族复兴实践
《台湾历史研究》2024年第4期72-87,共16页黄佳作 
陈其昌是台湾地区统左派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青年时期前往祖国内地求学,接触社会主义,后奔波两岸参与革命运动和抗日斗争,晚年在台推动统一运动。陈其昌以民族复兴、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为理想,坚定认为台湾地区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
关键词:陈其昌 台湾地区民众党 台湾地区统左派 《远望》 中华民族复兴 
《酱色的心》:革命记忆、认同危机与“左派共同体”想象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98-103,共6页崔璨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文学社会史视野中的“蒋光慈现象”研究(AHSKQ2021D220)。
陈启修的小说集《酱色的心》取材于其本人革命经历,写于国民革命失败后。同有着“光明”结局的革命文学叙事相比,它不着意强调“出路”问题,而聚焦于知识分子在国民革命中的复杂精神状态。这一书写呈现了“半路出家”革命者的尴尬处境,...
关键词:陈启修 《酱色的心》 认同危机 无产阶级文学论 左派共同体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反文化”群像
《今古文创》2024年第41期18-20,53,共4页王天钦 包晨曦 王舒 
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国文学中印第安屠杀事件的历史再现研究”(项目编号:2023SJYB14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虽然《杀死一只知更鸟》再现的是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南方社会,但身处反文化运动勃兴的前夜,哈珀·李身为作家的社会良知促使她以彼时正在酝酿发酵中的反主流文化意识重构大萧条时期的历史叙事,并在小说中建构了一系列具有反文化精神气质...
关键词:《杀死一只知更鸟》 反文化运动 女性主义 嬉皮士 新左派 
从对立到合作——欧洲社会民主党与“新左派”关系的历史沿革被引量: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4年第2期120-130,168,共12页韦冲霄 
“新左派”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从文化层面批判资本主义,关注边缘群体的革命价值的左翼思想,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转变为一种推崇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左翼理念。欧洲“新左派”诞生之初曾与社会民主党对立,在前者的反建制色彩削...
关键词:社会民主党 新左派 后物质主义 选举策略 
卡利尼科斯对“第三条道路”的批判及其评析
《现代交际》2024年第9期27-40,122,2,共16页陈溢璇 吕佳翼 
2023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人民话语研究”(TJKSQN23-001);2024年度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平台与智库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63242325)
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阿列克斯·卡利尼科斯在其所著《反第三条道路:一个反资本主义的批评》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详细讨论了经济与政治全球化之现象与本质的相关议题,并针对“第三条道路”理论倡导者即布莱尔领导下的英国新...
关键词:卡利尼科斯 “第三条道路” 反资本主义 新左派 
秘鲁新左派的兴起、实践与衰落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5期69-80,M0005,共13页 田楚子 
秘鲁新左派在发展过程中曾表现出强大的历史韧性与多元性,为该国社会进步与思想发展贡献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深化了该国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本土化解读。自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以来,秘鲁新左派经历了激进和民主两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秘鲁 新左派 激进革命 民主选举 社会主义 
“长城”的新旧转换与香港地区左派电影的“市场”问题(1950―195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王宇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香港电影文化史研究(1949—1979)”(项目批准号:22BC054)的阶段性成果。
“长城公司改组”是开启香港地区左派电影的重要事件之一,“新长城”的创立须放置在当时香港地区电影业面对的危机中探讨。在“长城”的新旧转换中,电影公司对国内市场的注重与期待是重要驱动之一,同时党的香港地区“电影小组”立足“...
关键词:香港地区左派电影 新长城 电影市场 电影小组 
台湾地区统派杂志《海峡评论》推动祖国统一的实践研究——以1995年台湾地区“本土化”论战为例
《现代台湾研究》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刘海波 王运华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扶持项目“台湾左翼统派推动祖国统一的实践研究”(FJ2023BF068);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开放大学思政工作新模式探析”(FJKBK23-119)。
“本土化”是台湾地区学术界一个充满争议的焦点议题。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以“台湾意识”为基础的“本土化”思潮逐渐蜕变为“台湾主体意识”,进而发展成为“台独”政治主张的一部分,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不断与“中国意识”相对抗...
关键词:《海峡评论》 统左派 “本土化”论战 陈昭瑛 王晓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