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真

作品数:18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病理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研究淋巴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华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福建医药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被引量:6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张海萍 王淑真 钟山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51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及抗体CD117、CD34、V im entin、S-100、Syn、NSE、SMA、ACT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点,并对其...
关键词:胃肠肿瘤/病理学 间叶瘤 C-KIT蛋白 
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88-191,F003,共5页商少宏 张海萍 王淑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与肿瘤恶性程度及治疗预后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3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间质瘤细胞c kit蛋白(CD117)、CD3 4 、波形蛋白、结蛋白、S 10 0、Syn、NSE、αSMA...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类 胃肠肿瘤 间叶瘤 随访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肝癌光化学疗法的疗效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419-421,F003,共4页商少宏 王淑真 张海萍 曾超英 
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97 J 44 )
目的 探讨光化学疗法 (P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  1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光化学疗法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 (p5 3、p2 1、PC NA)分析及疗效评价。 结果...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 光化学疗法 免疫组织化学  肝细胞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二例被引量:2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年第5期344-344,共1页张海萍 王淑真 
关键词: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 病例报告 
肝内胆管巨大乳头状囊腺瘤癌变一例被引量:2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年第6期432-432,共1页庄严阵 王淑真 张福星 
患者女,42岁。因上腹部撞伤后疼痛伴呕吐1天,于1995年3月28日入院。平时常感腹胀,偶有上腹疼痛。体检:腹部膨隆,上腹部广泛压痛、反跳痛、下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性血性混浊液体。行急诊手术。...
关键词:胆管肿瘤 肝内 乳头状囊腺瘤 癌变 
乳腺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及意义
《中国肿瘤临床》1998年第4期306-306,共1页王淑真 庄严阵 张海萍 江显毅 陈琦 杨萌霓 陈佩琼 方庆全 
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乳腺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及意义王淑真庄严阵张海萍江显毅陈琦杨萌霓陈佩琼方庆全厦门市第一医院病理科(厦门市361003)1材料与方法本组47例取自我院1995~1996年间乳腺癌根治术标本...
关键词:乳腺癌 P53 P21 蛋白表达 PCNA 免疫组化 
胃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2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8年第1期22-23,21,共3页王淑真 张海萍 庄严阵 江显毅 陈琦 杨萌霓 陈佩琼 方庆全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微波修复检测50例胃癌、癌旁粘膜及正常粘膜组织中P53、P21癌基因蛋白及PCNA的表达,探讨其意义。结果表明:癌基因P53、P21及PCNA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分别为78%(39/50)、95%(47/50)、96%(48/50);癌旁粘...
关键词:胃癌 癌基因 癌基因蛋白 免疫组化 
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被引量:1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年第4期326-328,I033,共4页王淑真 张海萍 庄严阵 杨萌霓 
目的:观察胃肠道神经源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进行光镜观察,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1例胃肠道神经源肿瘤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6例、直肠1例。发病年龄...
关键词:胃肠道 神经源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附5例报告)被引量:3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7年第4期34-35,共2页王淑真 莊益顺 张海萍 陈佩琼 陈琦 
5例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通过临床分析及光镜、免疫组化观察,经LCA、L26、UCHL、Mac387、A-ACT、K、λ、IgA、IgG、IgM标记,结果显示肿瘤多数为B细胞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瘤细胞有IgA、K阳性表达与桥本氏甲状腺炎IgA阳性表达相同。...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淋巴肉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54例小儿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实用癌症杂志》1997年第3期200-201,共2页庄益顺 王淑真 蔡清源 
通过对54例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对小儿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组织学类型特点及与发病年龄、部位、临床分期和愈后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提示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二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部位和愈后均有所不同。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病理 淋巴瘤 儿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