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民

作品数:44被引量:23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数值模拟激波爆轰波激波风洞爆轰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航空学报》《计算物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JF-22超高速风洞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航空学报》2025年第5期136-151,共16页姜宗林 韩桂来 汪运鹏 刘云峰 苑朝凯 罗长童 王春 胡宗民 刘美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727901,11532014,12072353,12132017)。
国内外高超声速飞行关键技术的验证与考核一直都依赖于飞行试验,费时、昂贵、又具有后验性。几十年来,发展先进的高超声速地面试验装置一直是一个基础性的空气动力学前沿课题。目前世界上能够开展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的吸气式高超声速发...
关键词:正向爆轰驱动 化学反应气体流动 超高速激波风洞 激波膨胀加速 吸气式高超声速发动机 空天飞行器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双曲率前缘气动热预测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4年第9期2826-2834,共9页杨帆 林明月 胡宗民 罗长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72365,12072353,12132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405204)。
高超声速气动热预测技术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气动热环境的精准预测对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及气动布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快速获得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的热流分布情况,缩短飞行器设计周期,基于具有广义可分离特性、可...
关键词:高超声速流动 气动热 多层分块算法 快速预测方法 驻点热流 双曲率前缘 
爆轰双向驱动双状态并行技术的原理性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4年第3期530-544,共15页杨帆 林明月 胡宗民 韩桂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217236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YFA0405204)资助项目。
爆轰驱动激波风洞是用来产生高超声速高焓试验气流的地面试验装置,通常分为正向爆轰驱动激波风洞和反向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两种.本文针对单独正向或反向驱动模式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爆轰双向驱动模式,同时利用爆轰波的高能波阵面和泰勒...
关键词:高焓试验气流 爆轰双向驱动 激波风洞 热化学反应流动 缝合界面条件 
基于多层分块算法的激波干扰流场预测被引量:2
《力学学报》2021年第12期3284-3297,共14页李帅 彭俊 罗长童 胡宗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72353)。
激波-激波干扰流场预测是超声速乃至高超声速流动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特别地,第Ⅳ类激波干扰由于其在壁面驻点附近产生极高的热载荷而备受关注.本文针对圆柱诱导的弓形激波和入射斜激波的干扰问题,分别基于量热完全气体模型和考虑...
关键词:激波干扰 高温气体效应 多层分块算法 高超声速流动 气动热 
斜爆轰波系在受限空间内的演变及其临界条件的数值研究被引量:5
《推进技术》2021年第4期738-744,共7页彭俊 马嘉文 杨鹏飞 胡宗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72308,11532014)。
针对斜爆轰发动机简化模型,采用多组分基元化学反应流动数值模拟技术,数值分析了斜爆轰波系在受限空间内的宏观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并进一步分析了爆轰波系结构转变的临界条件。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楔面角度的增加,依次出现四种结构:激波诱...
关键词:斜爆轰发动机 波系结构 临界条件 受限空间 激波反射 
JF-12激波风洞在火星进入环境下的运行特性被引量:7
《航空学报》2021年第3期183-194,共12页韩子健 彭俊 胡宗民 韩桂来 姜宗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72308,115320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405204)。
火星探测是目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而火星着陆是火星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火星着陆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其气动环境远远不同于地球大气的空气。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地面试验设备都是以空气为试验气体来设计的,而不是火星大气的...
关键词:火星探测 反向爆轰驱动激波风洞 二氧化碳 缝合运行状态 驻室压力 
基于第二粘性的Navier-Stokes方程组求解正激波结构被引量:3
《计算物理》2020年第5期505-513,共9页李馨东 赵英奎 胡宗民 姜宗林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7M6108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1902042)资助项目
为考察气体第二粘性(体积粘性)对正激波内部流动的影响机制,数值求解含第二粘性的一维Navier-Stokes方程组.结果表明:第二粘性对激波内部的密度、热流和能量分布等物理量具有抹平效应,导致热流和熵流的峰值减小、激波厚度增加,体积粘性...
关键词:NAVIER-STOKES方程 Stokes假设 第二粘性 体积粘性 正激波结构 
超高速流动气动热及壁面催化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5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0年第8期1095-1101,共7页周凯 彭俊 欧东斌 胡宗民 姜宗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672308,11532014)资助项目。
飞行器以近、超轨道速度进入或再入大气层时必须经受超高速流动环境的考验,强激波压缩产生的高焓气流会对飞行器造成剧烈的气动加热作用,此时气动热载荷的准确预测变得尤为困难.膨胀管/风洞是少数几种具备超高速流动模拟能力的地面设备...
关键词:超高速 气动加热 膨胀风洞 壁面催化效应 热流率 
壁面催化效应对高超声速气动热影响研究被引量:7
《空气动力学学报》2020年第4期660-667,I0001,共9页周凯 朱晓军 欧东斌 胡宗民 姜宗林 牟乾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72308,11532014)。
高超声速飞行器壁面催化效应会导致激波层中原子在壁面处复合释热,加剧周围气动热环境。针对高超声速流动壁面催化特性,选择不同飞行马赫数及高度条件,采用完全催化和非催化两种条件对球锥模型壁面热流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壁面催化...
关键词:高超声速 壁面催化效应 气动热 数值模拟 热流 
高超声速风洞气动力/热试验数据天地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
《实验流体力学》2020年第3期78-89,共12页罗长童 胡宗民 刘云峰 姜宗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32014)。
高温真实气体效应、黏性干扰效应和尺度效应等高超声速流动特性突破了实验气体动力学传统的流动相似模拟准则,使得高超声速流动现象超出了经典气体动力学理论能够准确预测的范围。如何利用地面风洞试验数据预测天上的飞行状态,即天地相...
关键词:高超声速 天地相关 智能优化 不变规律 自适应空间变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