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明

作品数:7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晚稻品比生育期杂交水稻新组合杂交水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农业科学》《麦类作物学报》《作物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NS366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被引量:12
《麦类作物学报》2014年第4期460-466,共7页贺晓敏 周美兰 余传启 蒋敏明 茹振刚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项目"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1AA10A106)
为了明确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NS366雄性败育的细胞学机理,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观察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过程,用1%I2-KI溶液染色进行花粉育性统计;以温敏不育系BNS和常规品种扬麦13作为对照。结果表明,BNS366的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过程与...
关键词:小麦 温敏雄性不育 BNS366 减数分裂 
不同栽培模式下晚稻齐穗后的光合性能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5
《作物研究》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赵丽萍 刘红梅 黄光福 蒋敏明 谭文清 唐启源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0;2011BAD16B14)
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设置了5种栽培模式(T1氮空白、T2当地常规、T3高产高效、T4超高产、T5高效超高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索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齐穗后的光合性能(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水稻 栽培模式 光合作用 叶绿素 荧光 产量 
早籼早粳稻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被引量:5
《作物研究》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蒋敏明 唐云鹏 张卫星 崔婷 何洋 任西明 谭文清 唐启源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资助项目
为观察早籼与早粳稻品种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2013年早季在湖南浏阳市永安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产量在5.37~8.25 t/hm2之间,中早39产量最高,达8.25 t/hm2,产量最低的是龙粳21,为5.37 t/hm2;品种全生育期在107...
关键词:早稻 生态适应性 产量 
速生晚粳稻产量形成特点与稻米品质及生育期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作物研究》2014年第1期7-14,共8页黄光福 蒋敏明 张卫星 王春丽 李迪秦 唐启源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1-2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CNRRI2012RG007-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04B00)
为了探讨洪涝灾害后晚稻救灾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从东北引进8个不同熟期粳稻品种在湖南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1)在湖南能正常成熟的东北粳稻品种,全生育期与原产地相比缩短了15~45 d,产量在1.43~9.61 t/hm2,其中7月上旬播种...
关键词:晚稻 引种 播种期 救灾 
水稻株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第9期1-4,8,共5页王昆 罗琼 蔡庆红 蒋敏明 匡建业 丁秋凡 唐启源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11BAD16B14)
综述了水稻株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各构成因子包括根部、茎部、叶型及穗型性状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现阶段水稻株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适宜湖南省稻区的理想株型,并提出应从株型育种和株型栽培调控等方面进行协同研究,这样才能达...
关键词:水稻 株型     
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简报被引量:18
《作物研究》2013年第2期117-120,共4页唐云鹏 黄光福 蒋敏明 唐启源 高用明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项目(51587-17)
2012年在浏阳市永安镇将11个新培育的杂交水稻组合作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栽培,比较其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参试品种产量表现高于对照,其中荃9311A/RC6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其...
关键词:杂交水稻 品种比较 生育期 产量 
玉米高产群体建立的途径及关键技术被引量:9
《作物研究》2013年第2期185-190,共6页王昆 蒋敏明 李云霞 黄情 赵丽萍 唐启源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11BAD16B14)
建立玉米高产群体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群体质量指标,根据指标优化群体结构,进一步挖掘玉米产量潜力。综述了玉米高产群体及其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培育玉米高产群体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今后对玉米高产群体建立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玉米 高产群体 质量指标 关键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