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

作品数:4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黄河三角洲植物多度物种分布不同林型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生态学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罕山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被引量:9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年第6期499-508,共10页王淼 曲来叶 马克明 袁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700639;31170581)资助项目
选取中国东北部一条典型的次生林垂直分布带谱研究阔叶林和针叶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分别在山杨(1250~1300m)、山杨和白桦的混交林(1370~1550m)、白桦(1550~1720m)、落叶松(1840~1890m)这4种林型下分3层(0~5cm,5~10cm,10~...
关键词:植被类型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组成 真菌代谢多样性 
草地植物群落最优分类数的确定——以黄河三角洲为例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13年第8期2514-2521,共8页袁秀 马克明 王德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C01A1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T13)
植被生态学研究中常需要将样地-物种属性数据划分为多个具有生态意义的集群,在植被分类过程中不仅要在分类方法上做选择,还要确定该植被数据分多少类最合适。有很多指标来确定群落划分中的最优分类数,但都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将黄河三...
关键词:环境 指示物种 最优分类数 物种组成 植被分类 黄河三角洲 
植物同资源种团划分及其与物种属性的关系——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120-125,共6页袁秀 马克明 王德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3)
通过K-means和等级聚类方法将黄河三角洲227个草本样方中的20个常见物种进行了聚类,用Kendall's方法对组内物种相关性及显著性进行了分析;将通过显著性检验后物种间距离与物种生长微环境(土壤水分、土壤盐分)、生境、物种所属分布区、...
关键词:同资源种团 黄河三角洲 环境 植物 属性 
黄河三角洲植物生态位和生态幅对物种分布-多度关系的解释被引量:20
《生态学报》2011年第7期1955-1961,共7页袁秀 马克明 王德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C01A13)
物种分布与多度间的正相关格局非常普遍,但该格局的生态机制却一直不太明确。提出了很多假说来解释这种分布-多度关系,其中物种的生态幅和生态位(资源可利用性)机制的研究较多。为了验证物种的生态幅和生态位是否能解释物种的多度-分布...
关键词:多度 分布 机制 黄河三角洲 植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