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

作品数:33被引量:37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旅游人类学旅游研究文化遗产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旅游学刊》《人与生物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前范式时期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性状——管窥《旅游研究年报》创刊十年
《旅游导刊》2022年第6期1-20,共20页赵红梅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21—2023)“旅游文化的认识建构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XMZ024);云南省哲社基金重点项目(2019—2022)“旅游真实化的实践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ZD201906)资助。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旅游人类学的勃兴与《旅游研究年报》期刊的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互相促进关系。《旅游研究年报》的创刊是西方旅游社会科学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该刊的早期发展主要依托社会科学各门类的介入性研究,其中文化人类...
关键词:前范式 旅游社会科学 旅游期刊 《旅游研究年报》 西方旅游人类学 
旅游者隐喻:西方旅游人类学的认识论困境及其反思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73-84,共12页赵红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旅游文化的认识建构与经验研究”(21XMZ02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旅游真实化的实践与理论研究”(ZD201906)。
西方旅游人类学发展至今已逾50年,但无论是在人类学领域还是旅游学领域,旅游人类学家都面临身份认同的尴尬与知识信度的危机。在人类学领域,田野调查中的(旅游)人类学家常常被误认为嬉皮士或旅游者,其旅游民族志与旅行游记雌雄莫辨。在...
关键词:西方旅游人类学 认识论困境 旅游者 旅行游记 解释主义 
旅游创意:本体认知、实践内容与生存机制被引量:2
《学术探索》2020年第12期101-107,共7页李庆雷 赵红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XJY016)。
旅游创意是旅游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联系旅游业与旅游者的重要纽带。作为以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的营销与消费为指向的意义生产或创造,旅游创意的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有限生命之内某种实在的、具体的兴趣,增添或强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关键词:旅游创意 本体认知 意义生产 
《旅游者:休闲阶层的新理论》与现代性的民族志者:Dean MacCannell访谈录被引量:6
《旅游学刊》2018年第12期15-25,共11页Dean MacCannell 赵红梅 
《旅游者:休闲阶层的新理论》(以下简称《旅游者》)是对旅游研究影响深远的一部社会学著作。自1976年初版以来,该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评论者、运用者与反思者,其中的"舞台真实性"理论已成为"真实性"论域的一个元理论。《旅游者》的著者—...
关键词:“舞台真实性” 分化 社会结构 现代性 《旅游者:休闲阶层的新理论》 
西方“旅游人类学”发凡:源起、先驱与反思被引量:3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21-28,共8页赵红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族旅游文化展演与地方文化保护的中西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7YJC850020)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有逾50年的知识生产历史,但其作为人类学之分支的亚学科诉求仍未能实现,并且自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一直面临"学科存在感"与知识可信度的危机,这种"萧条"的发展轨迹与其20世纪70-80年代的勃...
关键词:西方旅游人类学 警示平台 T一代 知识生产 学科境遇 
云南省旅游景区经营绩效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4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第2期244-248,共5页娄阳 李庆雷 赵红梅 杨亚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民族旅游地创意资本培育机制研究"(编号:13XJY027);云南师范大学"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科研创新团队成果
景区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依托,加强景区经营绩效研究是云南省建设旅游强省、加快旅游二次创业、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的客观要求。云南省旅游景区在规模和总体经营绩效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为高品质景区数量少、营业...
关键词:旅游景区 经营绩效 战略 云南省 
场域视野下的纳西族“三多节”再认识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37-43,共7页赵红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旅游情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12CMZ033)
节日庆典既是族群文化的外显标识,也是族群记忆的潜在载体。在现代民族-国家背景下,民族节日庆典的强化与复苏一方面反映了族群意识的回归或彰显,另一方面则表明节庆作为一种周期性实践在文化传习上的强大功能。然而,被发明的节庆是否...
关键词:纳西族 “三多节” 场域 实践记忆 
极地文化生存
《人与生物圈》2016年第1期124-125,共2页赵红梅 Franclos Nadeau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迁入新大陆.逐渐形成五大洲四大洋所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都有人类分布的地理格局。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借助文化而生存的物种,这种生存方式与环境有莫大关系,后者在生产、居住、交通、饮食、社会形态、信仰...
关键词:文化特征 四大洋 地理格局 原住民 极地气候 热带森林 现代文明 食物生产 伦理内涵 间接保护 
诗性与学术的交错——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述评被引量:4
《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65-72,共8页赵红梅 
《忧郁的热带》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惟一的非学术著作,一经问世即风靡整个法国。这本书在语言、内容、哲思上的魅力至今不衰,成为人类学圈子必读的经典。就国内读者的阅读现况来看,对《忧郁的热带》的盛赞多于研读,攀附性热爱多于...
关键词:列维-斯特劳斯 热带 诗性 结构 
国外旅游族群性的研究及其方法探讨被引量:7
《旅游学刊》2015年第1期112-124,共13页赵红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景观遗产的人类学研究"(12CMZ036)和"旅游文化与族群认同--基于丽江旅游的人类学考察"(09XMZ058)资助~~
英文文献的旅游族群性研究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自1984年皮埃尔·范登伯格(Pierre L.van den Berghe)与查利斯·凯斯(Charles F.Keyes)做出"民族旅游可以促发族群性的再创造"这一论断以来,有大量个案研究证实或补充了这一观点。20世纪9...
关键词:旅游族群性 民族旅游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