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研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实践美学审美活动美学大讨论美学发展刚健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美学与艺术评论》《文艺理论研究》《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美学大讨论中实践美学诸概念的意义流变与理论建构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4年第2期211-226,262,共17页邢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开启了实践美学的理论发展之路,而“自然的人化”“人本质力量对象化”“实践”等概念不仅是此时实践美学理论的核心,其在美学大讨论中的运用与演变也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不断深化...
关键词:美学大讨论 实践美学 自然的人化 人本质力量对象化 实践 
“游”的实践维度分析被引量:1
《中国美学研究》2018年第1期148-161,共14页邢研 
'游'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概念,既可指称一种现实行为,又可表达一种精神活动。在不一而足的用法中,'游'总是或显或隐的指向一种自由与愉悦的审美状态。当代关于'游'的研究自徐复观以降,大多把'游'理解为一种审美态度,通过这...
关键词: 活动 实践 审美活动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五届青年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4期214-215,共2页邢研 纳文洁 
2015年11月27—28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五届青年论坛暨“批判性阅读西方当代最新文论”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与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合作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多位学者展...
关键词:中国文艺理论 青年论坛 研讨会综述 学会 学术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 
浅析《二十四诗品·雄浑》中的刚健与含蓄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年第5期49-53,共5页邢研 
《雄浑》是《二十四诗品》的开篇第一章,一般认为它是对我国古代诗歌壮美风格的典范性描述。但也有学者提出"雄浑"具有一种含蓄的美。我们认为,这两种看似相悖的解释都是对雄浑风格的正确阐释。"雄浑"除了体现出至刚至大的力量感外,实...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雄浑 刚健 含蓄 
浅析“雅郑”含义及孔子尚雅抑郑的原因
《价值工程》2014年第8期301-304,共4页邢研 
雅郑之分,始于先秦,在人们以往的认知里,在将"雅乐"和"郑声"分别理解为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将孔子倡雅乐、恶郑声的原因简单地解释为:孔子出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恢复礼制,贬斥民间音乐。实则不然。经史料分析,"雅乐"与"郑声"...
关键词:雅乐 郑声 孔子 
浅析康德鉴赏判断第一契机
《思想战线》2013年第S2期1-5,共5页邢研 
"无利害的愉悦"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论"中提出的鉴赏判断的第一契机,其在当代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与挑战。我们认为康德的"无利害的愉悦"即是一种不以对目的 ("对象的实存的表象")的需要或由目的 ("对象的实存的表象")带来的...
关键词:康德 鉴赏判断 无利害的愉悦 自由 
浅析审美超越的意义被引量:1
《思想战线》2013年第S2期19-24,共6页邢研 
潘知常先生的生命美学体系,是我国当代美学理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与实践美学的争论中所提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同时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生命活动的论点,将生命推到了美学研究的前台,为我国当代美学研究提供...
关键词:审美超越 审美活动 生命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