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珍

作品数:27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碳排放权交易欧盟碳交易碳排放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价格理论与实践》《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推进环境立法体系化——以加拿大环境立法为例
《环境保护》2024年第6期29-31,共3页陈惠珍 
加拿大在整合现有环境单行法的基础上,制定和修订《加拿大环境保护法》,作为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以此推进环境立法体系化。本文简述了加拿大环境立法体系化的发展进程,总结了《加拿大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在体系化目标、体系化...
关键词:加拿大环境保护法 环境基本法 综合法 体系化 
涉外海上维权执法的理论探析:内涵、特征与趋势
《政法学刊》2023年第5期105-113,共9页陈惠珍 白续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无人设备引发的海上执法问题研究”(17CFX015)。
涉外海上维权执法是我国海上维权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涉外海上维权执法基于其独特的法律内涵与执法对象类型,具有明显不同于一般性海上执法和陆上执法的重要特征,突出表现在涉外海上维权执法的...
关键词:涉外海上维权执法 国家海洋权益 执法对象 法律特征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体系建设被引量:2
《中华环境》2021年第5期34-38,共5页陈惠珍 白续辉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气候变化法、生物多样性法、海洋保护法"各管一块、彼此割裂"的格局,削弱了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挑战的制度性能力与效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推动建设...
关键词:海洋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背景 法治体系 法律框架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气候变化法 保护法 生物多样性法 
旅游目的地安全理论下海南三沙生态环境风险治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
《旅游纵览》2021年第4期72-75,共4页陈惠珍 白续辉 
本文根据效用曲线模型建立的旅游目的地安全效用曲线理论,解释了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与旅游消费-投资意愿的负相关关系,进而揭示了生态环境安全对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市场的重要影响。海南三沙海洋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需要采取...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安全 生态环境风险 安全治理 三沙 
国家所有权视角下海域资源管理法制生态化探析被引量: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89-196,共8页陈惠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国际法与行政法跨学科视角的我国海洋维权执法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5CFX071)。
海域资源在中国作为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亟待构建既尊重市场规律,又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化、法治化管理制度。海域国家所有权是政府依法管理海域资源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基本法律框架,具有客体生态性、主体抽象性与内容复合性等特征...
关键词:国家所有权 海域资源管理法制 生态化 
价格激励视角下的南海旅游市场培育策略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年第5期43-47,共5页白续辉 陈惠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FX071);国家旅游局科研立项面上项目(16TAAG016);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海洋科学技术局长基金项目(1527;1672);国家海洋局南海维权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502)
近年来,海洋旅游已成为三沙市重点发展的经济产业。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南海海洋旅游业的发展还很难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推进。由于价格激励对旅游吸引半径的扩大具有显著影响,我国南海旅游业在早期培育阶段,可以依靠政策性扶持措施,尽量...
关键词:南海旅游 市场培育 价格激励 策略 
美国海洋公共外交的兴起及其对南海问题的影响被引量:3
《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4期14-22,共9页白续辉 陈惠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国际法与行政法跨学科视角的我国海洋维权执法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研究"(15CFX071);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海洋科学技术局长基金项目"中国南海海洋调查活动的国际法律保障措施研究"(1527)和"基于新<国家安全法>的综合性海洋安全理论构建研究"(1672);国家海洋局南海维权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菲越‘海洋维权执法'主要法律依据与实证案例研究"(15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海洋公共外交正在成为美国介入南海争端、动员国际盟友和遏制中国海上行动的战略工具。从宏观上看,综合国力的相对下降是美国在海洋领域高度重视低成本公共外交工具的根本原因,全球传播能力的提升和海洋思想资源的生产则为美国海...
关键词:美国 海洋公共外交 南海问题 影响 对策 
许可抑或备案:我国碳排放准入监管的法制进路被引量:9
《法学评论》2016年第5期157-166,共10页陈惠珍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环境修复司法制度研究"(16AFX020);广东省教育厅社科一般项目"广东碳汇交易立法及配套政策研究--以林业碳汇为例"(2013WYXM0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健全有效的碳排放监管法律制度为基础。政府依法对参加碳排放权交易的排放单位进行排放准入监管时可考虑两种进路:一是碳排放监测计划备案制,一是碳排放许可制度。碳排放监测计划备案制虽在操作中具有易行性、灵活性...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准入监管 监测计划备案 碳排放许可 
进攻性网络外交的作用机制:基于相关要素的思考被引量: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11-15,共5页陈惠珍 
网络外交是一种依靠技术设备进行表达和互动的平台式外交形态,其跨国性网络政治能量不会在网络内部空转,基于线上线下外溢或在线离线互动机制,会慢性或急性地注入现实外交与内政体系,从而演化出进攻性网络外交这一形态。网络外交作用于...
关键词:进攻性网络外交 心灵政治 政治市场供给 国内政治角色 作用机制 
绿色发展与经济法的创新——以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为视角被引量:1
《经济法论丛》2015年第1期46-60,共15页陈惠珍 
我国正积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利用市场机制减排温室气体、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特殊的市场机制,从其建立、运行到监管都始终贯穿着各种政府行为。根据现代市场经济法的要求,碳排放权交易中...
关键词:绿色发展 经济法 碳排放权交易监管 政府与市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