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华

作品数:59被引量:51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CT混凝土岩石力学CT试验砂岩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振动与冲击》《岩土力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宏观地质模型分类的深埋输水隧洞衬砌外水压力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4年第12期177-184,192,共9页雒少江 丁卫华 薛海斌 李玉波 严广艺 宋常贵 张东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9107,52078421);联合基金项目-企业-引汉济渭(2021JLM-50);引汉建函(2014)93号-07-01;中铁一院SPS-D-04-地-3。
衬砌的外水压力对富水深埋隧洞衬砌厚度和排水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往往忽略宏观地质条件对渗流场的影响规律分析,导致深埋隧洞外水压力估算结果和衬砌设计方案缺乏可靠性的评价。论文依托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工程,将富水...
关键词:富水深埋隧洞 宏观地质模型 衬砌 外水压力 排水孔 
基于改进差分盒维数法的混凝土细观损伤定量研究被引量:6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年第4期973-985,共13页张乐 党发宁 丁卫华 朱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199);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501034-04);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SZS15-Z01)。
为了从细观角度定量研究混凝土材料的宏观力学特性,以单轴压缩条件下获得的混凝土CT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差分盒维数法(Differential Box Counting method,或DBC)对混凝土破损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在分析传统差分盒维数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关键词:分形维数D 差分盒维数法 改进后的差分盒维数法 混凝土CT图像 细观损伤 损伤变量Dpi 
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围岩构造特征对工程地质的影响被引量:3
《现代隧道技术》2021年第3期23-32,共10页张杰 李玮 李立民 万继伟 丁卫华 贾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179,413722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1804);2013年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3KTZB03-01-01);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引汉建函[2014]93号);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联合资助。
引汉济渭输水隧洞横穿秦岭山脉,是影响和控制引汉济渭整体工程进度的关键区段。而秦岭造山带复杂的岩性和构造特征对输水隧洞的施工和维护影响巨大。对输水隧洞围岩的变形构造特征进行深入的地质分析,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引汉济渭 输水隧洞 构造特征 工程特性 秦岭造山带 
动载作用下混凝土细观损伤的CT图像分割和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值研究被引量:1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21年第2期170-182,共13页丁卫华 朱琳 黄力 张乐 秦俊绒 李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49028,50979092)。
动载作用下混凝土随应力变化的系列CT图像完整地记录了混凝土内部破损过程,在CT图像中能直接观察到细观裂纹时混凝土往往已发生宏观破坏,挖掘混凝土材料损伤的细观信息是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的核心。本文基于混凝土单轴动态压缩CT试验,...
关键词:CT图像 图像分割 灰度共生矩阵 孔隙率 特征值 
基于CT技术和灰度共生矩阵理论研究不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被引量:14
《土木工程学报》2020年第8期97-107,共11页朱琳 党发宁 丁卫华 薛熠 张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9199,51979225);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SZS15-Z01);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34-04)。
混凝土CT试验可以通过CT图像记录外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细观损伤演化信息。峰值强度前不同应力阶段同一断面的CT图像所对应的原始数字矩阵中存在细微差异,而这些不能被直观观察到的细微差异正是研究混凝土损伤萌生、演化的关键。为...
关键词:混凝土CT试验 CT图像 灰度共生矩阵 初始细观损伤 细观损伤演化 
基于CT图像和K-Means聚类算法研究混凝土细观损伤被引量:11
《水力发电学报》2019年第5期37-45,共9页朱琳 党发宁 丁卫华 张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9199);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201501034-04);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SZS15-Z01)
混凝土CT图像细观损伤区没有明显的灰度特征,基于阈值及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方法难以提取细观损伤信息。论文首次提出应用K-Means聚类算法深度挖掘混凝土CT图像内部蕴含的细观损伤信息。首先,对圆柱体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单轴静力压缩CT试验...
关键词:混凝土 CT试验 细观损伤 K-MEANS聚类算法 分区图 细观损伤度 
考虑参数时空演化规律的黄土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研究被引量:4
《岩土工程学报》2018年第S2期162-166,共5页薛海斌 张聪敏 党发宁 尹小涛 丁卫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199,51778609);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SZS15-Z01);教师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107-256081705);云南省交通科技项目(云交科教(2017)23号);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8JK0548)
考虑黄土特殊力学性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对于保障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渗流—软化—稳定性分析顺序耦合的研究思路,对地下水位上升条件下的黄土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借助非饱和...
关键词:黄土边坡 水致结构性劣化 时空演化规律 极限平衡分析法 地下水位上升 
非稳定渗流条件下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矢量和分析法研究被引量:13
《岩土力学》2016年第S1期49-56,共8页薛海斌 党发宁 尹小涛 丁卫华 刘海伟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No.2014SZS15-Z01);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No.201501034-04);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云交科2014(A)01)~~
研究可以同时考虑渗流、变形与稳定的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实用价值。基于Fredlund双应力变量理论进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同时与传统非耦合渗流方法确定的孔压场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确...
关键词:非饱和非稳定渗流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 矢量和分析法 边坡稳定性 
粉砂岩三轴压缩CT试验过程的分区定量研究被引量:1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第10期1976-1984,共9页方建银 党发宁 肖耀庭 丁卫华 方建熙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34–04);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SZS15–Z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154)
为了充分利用CT数定量地研究粉砂岩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基于破损演化理论及CT数,提出粉砂岩的破损分区方法,将岩石CT扫描断面分为完整区(2λ-1P)、损伤区(1 2λ-λP)和孔洞裂纹区(10-λP),并定义岩石的孔隙率、损伤率和完整...
关键词:岩石力学 破损分区 岩石CT试验 孔隙率 损伤率 
某混凝土重力坝加高后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受力特征分析被引量:1
《水电能源科学》2015年第9期77-80,21,共5页毛钟毓 党发宁 丁卫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154);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9JS10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1053-03)
重力坝加高对老坝的再利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加高的工程中会遇到新老混凝土受力不均匀等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在考虑混凝土老化的前提下大坝加高的可行性,计算了加高后大坝各坝段的应力分布,并分析了老坝表层材料的弹...
关键词:重力坝 加高 有限元 结合面 老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