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华

作品数:10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乳腺增生病治疗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流行病学调查中医证候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日友好医院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乳腺增生病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被引量:28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2-15,共4页夏仲元 庞洁 任卫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523501)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及其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调查对象472例,其中乳腺增生病例组336例,非乳腺增生对照组136例。结果:病例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依次为气郁质(31...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 中医体质 中医证候 流行病学调查 
柴胡牛蒡汤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208-211,共4页夏仲元 任卫华 庞洁 
目的探讨中药柴胡牛蒡汤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5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柴胡牛蒡汤加减治疗组100例,西药芬必得对照组50例。观察8周,停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疗效、疗程...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 柴胡牛蒡汤加减 临床研究 
理活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573-576,共4页夏仲元 伍锐敏 任卫华 庞洁 
目的观察理活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初步探讨其对乳腺增生病患者黄体期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理活丸口服,对照组给予乳癖消口服,疗程3个月,痊愈...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 理活丸 性激素水平 临床研究 
从证因脉治谈血劳病
《北京中医》2000年第1期17-18,共2页任卫华 
关键词:血劳 证因脉治 中医药疗法 病因 病机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验举偶被引量:2
《北京中医》1999年第1期53-53,共1页任卫华 伍锐敏 
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亚甲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恶寒发热,咽干痛,很快出现颈前肿痛,可由一侧甲状腺波及另一侧,疼痛明显,病程进展快,临床以中医药进行辨证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兹举两例...
关键词:亚急性 甲状腺炎 中医药疗法 
浅谈肝肾合参辨治乳腺增生症被引量:3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年第1期24-24,共1页任卫华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以乳房出现疼痛、肿块为特征,常随月经周期而现轻重变化,属于中医“乳癖”范畴。《马培之医案》:“乳头为肝肾二经之冲。”《外科医案汇编》:“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病在肾。”提示乳腺增生症在发病及...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 肝肾合参 中医药疗法 
立“血劳”易血液病中虚劳的诊断──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被引量: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第6期368-370,共3页梁贻俊 任卫华 陈庆平 
立“血劳”易血液病中虚劳的诊断──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梁贻俊,任卫华,陈庆平虚劳是以脏腑元气亏损,精血不足为主要病理过程的一类慢性虚衰性疾病。它可见于西医多系统的慢性病,涉及范围很广,也包括血液系统脏腑亏损、气血阴...
关键词:虚劳 诊断 血液病 红细胞免疫功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北京中医》1994年第3期56-57,共2页清水宽 任卫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东洋病院清水宽一、前言治疗血虚证的基本方剂四物汤,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妇人诸疾篇,它源于《金匮要略》中的穹归胶艾汤,即在补血方剂(四物汤)中加入止血的阿胶、艾叶和甘草就是芍归胶艾汤。《金匾...
关键词: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 紫癜 
真菌致长期间歇发热1例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2年第3期134-134,共1页阎小萍 胡佩珍 任卫华 陶庆文 
患者男性 85岁病案号7333251a前始发热,38.5℃以上,每次持续约3d,不需治疗,间隔7~10d 再次发热,伴轻咳、体倦等。多次查WBC 均正常,反复应用青霉素、先锋必素等治疗无效。近月余高热39℃以上,间歇期5~7d,伴神疲倦怠、轻咳、白稠痰、...
关键词:间歇发热 先锋必素 慢性病容 病案号 肺呼吸音 神疲倦怠 真菌感染 间歇期 中段尿培养 肥达氏反应 
调理脾肾治疗老年血劳症的体会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2年第2期122-122,共1页胡佩珍 闫小萍 任卫华 陶庆文 
老年人肾气虚,五脏六腑生化功能亦相继衰退。脾胃受纳运化、吸收精微之力减弱,阴阳、血气虚衰。气血生化不足,则见患者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身疼脚弱,在西医诊断为“贫血”,中医则为“血劳症”。可取调理脾肾之法治...
关键词:劳症 面色萎黄 神疲 脾胃虚弱 小脑共济失调 病案号 双下肢麻木 生化功能 血生 心悸怔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