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娜

作品数:18被引量:26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碳库管理指数土壤活性有机碳人工刺槐林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西北农业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土壤抗蚀性演变特征被引量:22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15期3143-3150,共8页薛萐 刘国彬 张超 余娜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QN2009080)
【目的】土壤抗蚀性是评定土壤抵抗土壤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营造灌木林后土壤抗蚀性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不...
关键词:人工灌木林 抗蚀性 抗蚀指数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土壤抗蚀性演变特征被引量:30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第2期1-7,共7页张超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水土流失环境效应评论理论与指标体系”(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丘陵区自然植被演替过程根际微生物响应及其效应分析”(40801094)
采取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对照,分析土壤抗蚀性的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抗蚀指数。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坡耕地种植刺槐林后:>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
关键词:人工刺槐林 土壤抗蚀性 土壤抗蚀指数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坡改梯田土壤碳库组分演变特征被引量:13
《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第1期20-23,30,共5页张超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94)
采取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年限坡耕地改造梯田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对照,分析了土壤碳库组分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坡耕地改造梯田后,土壤碳库组分变化显著,并随改造年限呈线性增加,30年后,土壤有机碳(TOC)、重铬酸钾易氧化态...
关键词:碳库组分 坡耕地 梯田 黄土丘陵区 
不同沙生植被土壤酶活性分异特征研究被引量:24
《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第1期77-81,87,共6页余娜 刘济明 张超 戴全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801094)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陕西省榆林沙生植物园9种主要沙生植被为研究对象,选取沙裸地为对照,分析了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酶综合评价指数(SEI),进一步分析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沙裸地种植植被后土壤养分得到...
关键词:沙生植被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指数 
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演变被引量:42
《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4期1458-1464,共7页薛萐 刘国彬 潘彦平 戴全厚 张超 余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90502007)
【目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是表征土壤碳变化的重要量化指标,研究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人工刺槐林 土壤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地土壤微生物量演变过程被引量:23
《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3期943-950,共8页薛萐 刘国彬 戴全厚 张超 余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90502007)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是表征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数,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撂荒 微生物量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演变被引量:14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24-28,共5页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张超 兰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非活性有机碳(NLOC)及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退耕撂荒地 土壤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侵蚀环境人工刺槐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演变及其养分效应被引量:9
《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第4期56-59,共4页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张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KZCX2-XB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资助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侵蚀环境下的坡耕...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人工刺槐林 水稳性团聚体 养分状况 
黄土丘陵区封禁对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4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共5页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张超 余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KZCX2-XB2-05)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不同封禁年限的狼牙刺群落和杂灌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放牧地和天然次生林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非活性有机碳(NLOC)及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封禁 土壤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侵蚀环境坡耕地改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9
《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兰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KZCX2-XB2-05)资助
采用时空互代法,在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内选取营造果园和修建梯田两种坡耕地改造模式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坡耕地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非活性有机碳(NLOC)及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坡耕地改造 土壤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