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陶生

作品数:26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劳动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活劳动社会劳动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海学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岳论丛》《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的统一”论被引量:1
《经济评论》2007年第3期3-9,共7页余陶生 胡爽平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在价值源泉问题上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论。无论从理论来源、两者的关系和根本目的看,都不可能把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商品价值理论,达到理论创新的境界,最终只能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否定,导致庸俗的多元...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折中主义 多元价值论 
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725-734,共10页余陶生 胡爽平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人的劳动本质作为理论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决定了这个理论必然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其中包括:科学的抽象方法;辩证的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等。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在劳动价值...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以人为本 科学抽象法 辩证分析法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 
评劳动价值整合论——对多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剖析
《东岳论丛》2006年第6期5-12,共8页余陶生 胡爽平 
自从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来,就一直遇到严重的挑战,其中争论的核心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还是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所谓《劳动价值整合论》就是后者在当前的一种表现。它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曲解,并把它和庸俗经济...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物化劳动 活劳动 劳动价值整合论 
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的关系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633-638,共6页余陶生 
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的关系,是生产与分配关系的反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确立,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深化劳动价值论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生产方式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关于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质疑被引量:2
《经济评论》2005年第2期9-16,共8页余陶生 
自从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来,一直存在着肯定和否定的争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还是以劳动价值论存在历史局限性为理由,“突...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学 历史局限性 发展 马克思 争论 存在 价值学 学说 
评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根本关卡”
《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31-35,共5页余陶生 
商品的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 ,不是由物化劳动创造的 ,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也是区别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的标志。那种认为“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科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就不能成立 ;相对剩余价值无从得来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 科学技术 物化劳动 剩余价值 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548-552,共5页余陶生 
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的关系,是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具体体现。它和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密切联系。深化劳动价值论对于推动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生产方式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只有确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才能坚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吗?被引量:1
《经济评论》2002年第1期14-17,22,共5页余陶生 
物化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过程中能发挥生产性的作用 ,是实现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物质条件 ,但它不能创造价值 ,成为价值的源泉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也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那种认为物化劳动可以创造价值是...
关键词:物化劳动 活劳动 劳动生产率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被引量:6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423-429,共7页余陶生 
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是劳动者剩余劳动的体现。它具有商品经济的共性和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特性。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种把剩余价值的源泉归之于物化劳动 ,并以此作为分配的理论根据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被引量:18
《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6期27-29,共3页余陶生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对生产要素的产权(包括最终产权—所有权和法人产权—经营权)按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分配方式。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 物化劳动 创造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