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玲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隔震基础隔震近断层地震动山地近场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地震工程》《工业建筑》《科学技术创新》《土木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竖向地震作用对山地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第19期136-138,共3页王继武 凌玲 
为研究竖向地震动作用对典型山地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参考我国现行设计规范对掉层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通过对基础隔震掉层框架结构在仅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与水平地震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得出近场地震动中的...
关键词:掉层框架结构 基础隔震 竖向地震作用 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抗震性能 
山区多层接地消能减震异形柱框架结构减震效果研究被引量:2
《工业建筑》2014年第11期91-98,共8页杨佑发 陈娅 凌玲 李帅 
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12-9-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06112014CDJZR200006)
针对山区多层接地消能减震异形柱框架结构,研究土体刚度、陡坎高度、陡坎下方掉层跨数对结构地震反应和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1)多层接地结构的自振频率随着土体软度的增大而变小,随着陡坎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陡坎下掉层跨数的增...
关键词:异形柱框架 多层接地 土-结构相互作用 黏弹性阻尼器 减震效果 
山区多层接地隔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5
《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第S1期11-16,共6页杨佑发 刘泳伶 凌玲 
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2011-2-8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06112014CDJZR200006)
筛选来自台湾集集地震同一场地类别上的三个台站的地震波,包括两条近断层地震波TCU054与TCU068和一条远场波ILA007,引入多次透射边界以模拟场地的无限性,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山区多层接地基础隔震与层间隔...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 多层接地框架 多次透射边界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基础隔震 层间隔震 
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山地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被引量:6
《铁道工程学报》2014年第5期6-11,27,共7页杨佑发 刘泳伶 凌玲 
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11-2-86;2012-9-7)
研究目的:近断层地震动具有明显的长周期高能量的速度脉冲,对隔震结构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大部分山地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带,对于修筑其上的隔震建筑结构来说,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筛选来自台湾集集地震的不同特...
关键词:土-结相互作用 近断层地震动 多层接地 基础隔震 
连体的连接方式对大底盘双塔连体耗能减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2
《工业建筑》2013年第2期29-33,44,共6页杨佑发 刘泳伶 凌玲 张江力 
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11-2-86;2011-2-80)
运用SAP2000建立了双轴对称和单轴对称的大底盘双塔连体高层建筑两个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连体中设置跨层的巨型黏滞阻尼斜撑来进行结构的地震响应控制,运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双轴对称和单轴对称大底盘双塔连体高层建筑及其减震结构...
关键词: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 耗能减震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不同的连接方式 
一种动静结合的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被引量:4
《世界地震工程》2012年第2期136-141,共6页徐典 杨佑发 凌玲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CSTC 2009AB0040)
为了改进对框架结构损伤的识别效果,在动态和静态损伤识别指标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将动态一阶应变差与静态单元相关系数相乘的动静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新指标。新指标具有动态法和静态法的优点,一定程度上对动态识别效果与静态识别效果进行叠...
关键词:动静结合 动态指标 静态指标 损伤识别 框架 应变模态 应变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