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增

作品数:111被引量:104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城镇密集区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城市群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及区域差异被引量:2
《区域经济评论》2023年第5期16-25,共10页刘荣增 袁向向 何春 
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城乡空间优化与治理研究”(ZYQR20181012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城乡空间协同治理与重构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022BJJ018);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2023-ZZJH-165);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23A790018)。
在厘清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定量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区域差异。在积极宽松的政策引导下,2012—202...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 耦合协调 区域差异 
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被引量:7
《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5期146-151,共6页刘荣增 何春 
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ZYQR20181012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BJJ018);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ZZJH-165)。
文章在梳理分析财政支出影响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财政支出对...
关键词:财政支出 城乡高质量融合 作用机制 中介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被引量:1
《新疆财经》2023年第1期5-16,共12页刘荣增 李子恩 何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与重构机理研究”(17BJL065);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城乡空间优化与治理研究”(ZYQR20181012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城乡空间协同治理与重构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022BJJ018);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2023-ZZJH-165);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河南省产业生态化与高质量发展耦合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SKL-2022-2292)。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2011年—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数字普惠金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作用机理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研究被引量:4
《生态经济》2022年第5期89-97,共9页刘荣增 王伊斌 何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重构与治理机理研究”(17BJL0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41901153);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ZYQR20181012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研究”(20A790004)。
以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为切入点,从五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评价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显著,黄河下游地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得分较高,中...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 综合承载力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被引量:9
《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6期133-140,共8页刘荣增 王佳佳 何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与重构机理研究”(17BJL065);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ZYQR20181012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研究”(20A790004)。
从城市综合承载力角度出发,选取经济、环境、资源、社会4个层面共17个指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9年的数据,利用熵值法和方差分解法对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及分项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个国家中心...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承载力 熵值法 方差分解法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五位一体”分层推进探讨被引量:3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1年第11期9-10,共2页刘荣增 张道庆 马勇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109SJGLX013,2019SJGLX102,2019SJGLX098)。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融为一体的有效方法,需要高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学院系、教研室、课程组和任课教师共同努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每一门课程上,关键在每一...
关键词:高等学校 课程思政建设 五位一体 分层推进 
环境规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门槛效应研究被引量:122
《中国软科学》2021年第8期41-52,共12页刘荣增 何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重构与治理机理研究”(17BJL065);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ZYQR20181012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研究”(20A79000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阶段,实现环境保护和减缓收入不平等的双赢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解决相对贫困机制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搜集整理我国200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环境规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
关键词:环境规制 城镇居民 收入不平等 门槛效应 
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路径探索——基于学习型组织视角
《现代管理》2021年第6期656-664,共9页马勇 刘荣增 张道庆 
2019~2021年,教育部将分3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计划要求高校紧扣时代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和科技革命新进展,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鉴于新文科建设的动态复杂性,该文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即系统思考新文科建设、生...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新文科建设 学习型组织 
新文科背景下高等财经院校“SIQF”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被引量:1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1年第5期13-15,共3页刘荣增 张道庆 马勇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新文科建设的河南特色骨干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109SJGLX013);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财经政法大学教学质量提升核心问题研究与实践”(编号:2019SJGLX102);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工商管理类专业‘课赛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9SJGLX098)。
新文科背景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这个中心点,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新文科建设为抓手,逐渐探索出高...
关键词:新文科 高等财经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扩展与教育分化对城镇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54-63,共10页何春 刘荣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重构与治理机理研究”(17BJL065);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ZYQR20181012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环境规制的城镇减贫效应研究”(2019CJJ070);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财经政法大学教学质量提升核心问题研究与实践”(2019SJGLX102);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绩效管理研究”([2018]-JKGHZDZB-14)。
2020年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后,反贫困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上来。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搜集整理了中国2000—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教育扩展与教育分化...
关键词:教育扩展 教育分化 相对贫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