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谨

作品数:16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市设计院更多>>
发文主题:节能梯级能效比新风负荷新风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节能与环保》《制冷》《低碳世界》《中国能源》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集中空调冷却水变流量与定流量系统能效在线比较方法探讨被引量:2
《暖通空调》2020年第7期103-105,96,共4页李继路 刘谨 费良旭 
集中空调冷却水变流量是否节能存在争议,利用某项目高效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构建在线实验比较平台,发现冷却水变流量系统的能效高于定流量系统;该项目实行变流量运行模式实际运行效果较好。借助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平台对不同运行模式的能...
关键词:集中空调系统 冷却水 变流量 定流量 制冷系统能效 在线比较 
一种带热回收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技术探讨被引量:2
《制冷》2020年第2期69-73,共5页刘谨 李继路 
本文研究的一种带热回收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节能技术,是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而开发。利用冷却除湿原理,采用非接触式(蒸发式)排风全热回收技术,结合新风冷负荷的梯级(分质)处理,节能效果明显。室外新风经过滤、预冷、冷却除湿、再...
关键词:热回收 新风负荷 梯级处理 节能 
冷却塔组在线性能检测与自动控制实验研究被引量:1
《制冷》2020年第2期37-40,共4页李继路 刘谨 费良旭 
本文采用中央空调制冷群控系统在线检测冷却塔组的换热能效和冷幅,探讨基于换热能效比和冷幅的自动控制方法,使得冷却塔组始终保持合理高效运行,实现换热能效比与冷幅的双达标。本文在实验项目上运行数据表明:从去年8月1日投入运行至当...
关键词:换热能效比 冷幅 冷却塔组 
智能型内呼吸双道玻璃幕墙技术研究被引量:1
《低碳世界》2020年第5期80-81,83,共3页刘谨 李继路 
本文研究的智能型内呼吸双道玻璃幕墙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外呼吸或内呼吸双道玻璃幕墙系统,主要由双道玻璃幕墙、玻璃表面温度智能控制的内呼吸空调通风系统以及自动调节遮阳百叶三部分组成,该系统能及时将捕获的渗透热湿空气、多余的太...
关键词:智能型 内呼吸双道玻璃幕墙 节能 热舒适 
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在亚热带地区的适用性被引量:1
《暖通空调》2012年第6期45-47,10,共4页黄伟 李继路 刘谨 
以广州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评估了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满负荷能效比。计算分析了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的热物理特性、夜间蓄冷损耗以及夜间维持房间正压的冷损耗等,并最终得出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综合能耗比。结果表明...
关键词:混凝土楼板 辐射供冷 满负荷能效比 综合能效比 亚热带地区 适用性 
广州珠江城大厦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被引量:4
《暖通空调》2012年第6期11-13,68,共4页刘谨 李继路 黄伟 
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采用冷辐射空调系统的大型公共建筑,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和措施。介绍了集中空调系统中采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大温差冷水机组串联梯级利用制冷系统、乙二醇溶液-水热泵以及排风热回收系统等,提供了一种...
关键词:公共建筑 冷辐射 温湿度独立控制 热回收 空调系统 节能设计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新风变风量系统分布式预测控制研究被引量:1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年第3期68-70,共3页李继路 刘谨 黄伟 胡良军 
本文通过对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的新风变风量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控制室内空气绝对湿度的新风变风量系统分布式预测控制策略,研究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能较精确地控制室内相对湿度,避免辐射板结露风险,同时控制稳定可靠,具有很好...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变风量新风系统 分布式预测控制 
串机大温差梯级使用系统与双工况分系统的能耗分析被引量:1
《制冷》2009年第2期52-54,共3页刘谨 李继路 黄伟 
本文通过对温湿度独立调节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温湿度独立调节控制系统的冷水机组串联大温差以及冷冻水梯级使用系统,并对其与双工况分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比较。
关键词:温湿度独立调节 冷水机组串联大温差 冷冻水梯级使用 节能 
洁净手术室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研究
《广东建材》2009年第6期261-263,共3页刘谨 屈国伦 
本文通过对洁净手术室的热、湿处理过程的分析,提出一种节能性与稳定性较好的手术室空调设计方法,同时对洁净手术室空调系统设计中各项节能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 空调 节能 
关于空调冷冻水输送能效比计算的一点看法被引量:3
《制冷》2009年第1期86-87,共2页黄伟 刘谨 李继路 
本文针对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提出的空调冷冻水输送能效比计算公式不能满足复杂、新型空调方式(如多级泵系统、冷辐射系统等)的要求,提出了根据空调计算冷负荷分布的"加权法"对整个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进行计算...
关键词:冷冻水输送能效比 计算 加权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