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柱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破乳剂破乳原油乳状液原油破乳剂油水界面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物理化学学报》《精细石油化工》《应用化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树枝状大分子与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在溶液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被引量:2
《中国科学:化学》2010年第9期1395-1401,共7页杨惠 徐晓慧 胡敏 吴旭 陈慧博 周继柱 王金本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8ZX05024-0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90701-2)资助
通过负染色与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流变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以1.0代聚酰胺-胺(PAMAM)为核心、以(PO)m(EO)n(其中PO与EO分别是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的缩写,m和n分别代表嵌段中PO和EO的个数)为辐射臂的树枝状大分子与双十二烷...
关键词:树枝状大分子 聚集体构筑 相互作用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交联对酚胺型多分枝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被引量:1
《精细石油化工》2010年第2期54-57,共4页陈慧博 周继柱 杨惠 许群 王金本 
实验对酚胺树脂聚醚进行了交联,得到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其浊度性质、表面与界面活性、聚集体尺寸以及破乳能力。结果表明,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表面张力变化不大,浊点有所降...
关键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多分枝 聚集行为 破乳剂 酚胺树脂聚醚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驱采出液破乳剂的研制和现场试验被引量:8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9年第5期418-421,共4页檀国荣 张健 王金本 周继柱 
国家"973"项目"复杂产出液形成机理及高效分离方法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编号:2005CB221305
针对大庆油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驱试验井的采出液,合成了系列原油破乳剂。在大庆油田采油现场对6种破乳剂进行了试验评价,研究了油基破乳剂和水基破乳剂的配伍性,探讨了加药方式对破乳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油基破乳剂或水...
关键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水包油型 破乳剂 合成 
聚酰胺-胺接枝PPO-PEO两亲嵌段树状分子的合成与表面性质被引量:3
《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第9期1806-1810,共5页杨惠 杨世伟 吴旭 周继柱 王金本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6AA09Z3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5CB221305)资助~~
合成了一系列以1.0代(G1)聚酰胺-胺(PAMAM)为核心、以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PO-PEO)为辐射臂的新型树状分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核磁共振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用表面...
关键词:树状分子 聚酰胺-胺 表面性质 聚集行为 PH效应 
新型树枝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温度与盐效应研究
《应用化工》2009年第5期625-628,631,共5页张巍 董国君 杨惠 周继柱 孙晋红 王金本 
国家863项目(2006AA09Z305)
以3.0代聚酰胺-胺(PAMAM G-3.0)为起始剂,合成了一种新型树枝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表面张力与稳态荧光法研究了其在水溶液和无机盐溶液中的表面性质与聚集行为,并考察了温度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表面活性剂的...
关键词:树枝状大分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温度效应 盐效应 
聚酰胺-胺类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应用化工》2009年第4期596-603,共8页杨惠 张巍 杨世伟 孙晋红 周继柱 王金本 
国家十一五863项目资助(2006AA09Z305和2007AA090701-2)
聚酰胺-胺(PAMAM)类树状分子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分子尺寸和构型高度可控的树枝状大分子,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使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迅速发展为研究热点之一。将PAMAM类化合物在生物医学与自...
关键词:树枝状大分子 聚酰胺-胺 生物医学 自组装模板 
XPS法研究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在固体颗粒表面吸附的协同效应被引量:2
《应用化工》2008年第7期713-716,共4页周继柱 赵玉竹 张璟瑛 龚凡 董国君 王金本 
国家863项目(2003AA602140-2)
利用光电子能谱法(XP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在固体颗粒表面上的吸附量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表面活性剂和碱在S iO2固体颗粒上的最大吸附量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分别在1 200,5 000 mg/L达到最大吸附量1.15 mg/g和1.65 mg/g,...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吸附 光电子能谱 协同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