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毅

作品数:12被引量:9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纳米铁硝酸盐地下水混凝-气浮气浮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给水排水》《功能材料》《中国环境科学》《安全与环境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纳米铁-真养产碱杆菌柱实验去除硝酸盐被引量:2
《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第5期1619-1623,共5页赵倩倩 王成斌 安毅 金朝晖 李铁龙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907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1254)
建立柱实验装置,探讨了反应柱中填加介质、硝酸盐的初始浓度及不同过水流速时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及产物的生成情况。4种不同材料,纳米铁、真养产碱杆菌、纳米铁与真养产碱杆菌简单混合体、纳米铁与真养产碱杆菌驯化培养5 d的复合体,分别...
关键词:纳米铁 真养产碱杆菌 硝酸盐 柱实验 
纳米铁系材料与反硝化细菌复合去除地下水硝酸盐氮研究被引量:12
《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第12期2439-2444,共6页夏宏彩 金朝晖 李铁龙 东美英 安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971254);青年科学基金(No.20907023)~~
采用不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纳米Fe/Ni和油酸钠包覆型纳米Fe粒子,并将其与反硝化细菌复合应用于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去除研究中.分别考察了不同纳米铁系材料与反硝化细菌复合体系去除硝酸盐氮的反应速率及对脱氮产物生成的影响.同...
关键词:地下水 硝酸盐氮 纳米FE 纳米Fe/Ni 油酸钠包覆型纳米Fe 反硝化细菌 
纳米铁-微生物耦合体系去除硝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第11期2449-2454,共6页东美英 安毅 李倩倩 李铁龙 金朝晖 
教育部博士点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070055053)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纳米铁粒子,并与自养反硝化细菌耦合,以解决单独使用生物反硝化和纳米铁还原法的不足。本实验在纳米铁-微生物耦合体系可以有效还原硝酸盐的基础上,研究了pH、温度和DO等环境因素对该耦合体系脱氮速率和产物的影响...
关键词:纳米铁 硝酸盐 反硝化 地下水 
纳米铁-微生物体系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柱实验研究被引量:2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第5期350-354,共5页赵倩倩 李铁龙 金朝晖 安毅 东美英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907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1254)
进行了纳米铁微生物体系去除硝酸盐的柱实验研究,探讨了纳米铁添加量、纳米铁-微生物的处理方式及水力停留时间(HRT)不同时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及产物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体系中纳米铁含量由0.056g增加到0.280g时,硝酸盐的去除率由35%上...
关键词:纳米铁 脱硝 柱实验 
零价铁-反硝化菌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第6期40-43,共4页安毅 李铁龙 金朝晖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项目(20070055053)
综述了应用零价铁-反硝化菌复合体系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污染的研究进展。脱氮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法、化学还原法和生物反硝化法,但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以零价铁在水中厌氧腐蚀所释放的氢气供给微生...
关键词:环境学 零价铁 自养反硝化细菌 硝酸盐 地下水 
包覆型纳米铁的制备及对三氯乙烯的降解研究被引量:21
《环境科学》2009年第1期140-145,共6页刘炳晶 金朝晖 李铁龙 安毅 李淑静 王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477019)
采用微乳包覆法制备出粒径约为80 nm的纳米铁粒子.结果表明,包覆型纳米铁与普通液相法、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铁相比,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7 d,经过700 h后,其对初始浓度为10 mg.L-1三氯乙烯(TCE)的去除率可达90%;对反应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稳定纳米铁 微乳包覆 三氯乙烯 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制 
油酸钠/Fe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脱氯性能研究被引量:8
《功能材料》2008年第8期1385-1388,共4页李铁龙 王丹 金朝晖 安毅 李淑静 孙丽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7019);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07JCZDJC01800)
采用油酸钠作为包覆剂,在液相体系中制备油酸钠/Fe纳米复合粒子,并用TEM、XRD、FT-IR、DSC-TGA对所制得的纳米复合粒子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油酸钠/Fe纳米复合粒子呈核壳结构,粒度分布窄,其粒径在90nm左右;FT-IR和DSC-TGA分析证明纳...
关键词:纳米铁 油酸钠 三氯乙烯 脱氯 空气稳定 
混凝-气浮除藻工艺中混凝剂的选择被引量:8
《给水排水》2008年第5期154-156,共3页吴玉宝 王启山 王玉恒 石大安 安毅 
通过对比聚氯化铝、硫酸铝、聚硫酸铁和氯化铁的混凝—气浮处理效果,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剂进行后续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藻密度1.6×10^(10)个/L左右的铜绿微囊藻原水,经处理后取得相近的出水效果时,聚合混凝剂比无机盐混凝剂投药量少...
关键词:混凝剂选择 混凝 气浮 除藻 
絮凝方式对藻类絮体形态、强度及气浮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第4期355-359,共5页王玉恒 王启山 吴玉宝 石岩 安毅 
国家"863"项目(2002AA601140)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利用混凝-气浮法处理含有较高浓度铜绿微囊藻(MA)的富藻水,在恒速絮凝和降速絮凝2种方式下,研究PAC-MA絮体的形态及强度对气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C投加量及能耗相同的条件下,采用降速絮凝比...
关键词:混凝-气浮法 恒速絮凝 降速絮凝 絮体形态 絮体强度 
藻类絮凝体形态学特征及其与气浮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环境科学》2008年第3期688-695,共8页王玉恒 王启山 吴玉宝 安毅 彭新红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140)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药剂,利用混凝-气浮技术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MA),用图像法对絮凝体的分形维数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混凝条件下的气浮除藻效果以及PAC-MA絮凝体的形态学特征,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快速混合搅拌强度...
关键词:混凝-气浮 PAC-MA絮凝体 图像法 形态学 分形维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