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宗耀

作品数:79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梦”结构解析
《唐都学刊》2014年第6期22-27,共6页常宗耀 
从政治学的视野分析,"中国梦"可以是由"中国梦"意识、"中国梦"制度和"中国梦"行为构成的协调有序的社会系统组成。其中,"中国梦"意识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制度是"中国梦"的规范要求和制度保障;"中国梦"行为是"中国梦"的路径。"中国...
关键词:“中国梦”意识 “中国梦”制度 “中国梦”行为 
中国梦是意识、制度和行为的统一
《学习论坛》2014年第12期15-18,共4页常宗耀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领域创造的进步成果。从结构上来说,中国梦应该是一个由中国梦意识、中国梦制度和中国梦行为构成的协调有序的系统。其中,中国梦意识是中国梦的内在灵魂,中国梦制度是中国梦的规范要求,中国梦行为是中国梦的...
关键词:中国梦意识 中国梦制度 中国梦行为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梦”被引量:1
《党政论坛》2014年第13期4-7,共4页常宗耀 
从政治学视野来分析,"中国梦"是由"中国梦"意识、"中国梦"制度和"中国梦"行为构成的协调有序的社会系统组成。其中,"中国梦"意识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制度是对"中国梦"的规范要求和制度保障,"中国梦"行为是"中国梦"的路径。这三个...
关键词:政治学视野 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人 行为构成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政治领域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50-56,共7页常宗耀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具体地说,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权力主体,必须在政治上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人民群众是利益主体,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
关键词:毛泽东 人民主体观 现实意义 
论“中国梦”的质、量、度——一种比较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7-12,共6页常宗耀 
"中国梦"具有质和量的内在规定性。"中国梦"的质就是"中国梦"的阶级性,是我们认识"中国梦"的起点;"中国梦"的量是指它的实际发展的阶段、程度和水平,使我们对"中国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的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保持"中国梦"特定...
关键词:“中国梦”    
论“中国梦”的质、量、度——一种比较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探索》2014年第3期25-30,共6页常宗耀 
"中国梦"具有质和量的内在规定性。"中国梦"的质就是"中国梦"的阶级性,是我们认识"中国梦"的起点;"中国梦"的量是指它的实际发展的阶段、程度和水平,使我们对"中国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的度是质与量的同一,是保持"中国梦"特定...
关键词:“中国梦”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原则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0-16,49,共8页常宗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问题。历史和现实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现代化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以及人民性的价值原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现代化 社会主义 人民性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原则被引量:2
《学习论坛》2013年第11期58-62,共5页常宗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问题。历史和现实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现代化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以及人民性的价值原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现代化 社会主义 人民性 
重新审视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桂海论丛》2013年第1期98-101,共4页常宗耀 
马克思的跨越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方法论意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发展合目的性的表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跨越论 方法论 
合目的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一个认识——兼论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的时代意义被引量:1
《探索》2012年第6期177-182,共6页常宗耀 关玲永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在他们看来,公平与合理的价值追求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涵的应该是"价值第一"的合目...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 合目的性 时代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