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旸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心室颤动除颤阈值不应期电生理长时间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室颤动诱颤阈值变化的电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辛仰勋 金奇 张凝 吴琼 柳韶华 罗庆志 庞旸 林长坚 吴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266;81000081;81270260);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易于促发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可能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1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心衰组(n=6)。通过右室心尖部快速起搏4周制作犬充血性心衰模型。经左侧颈内动脉将64极伞状电极置于左室进行整体心...
关键词:电生理学 心力衰竭 心室颤动 电生理标测 
长时间心室颤动除颤成功后早期复发的电生理作用机制被引量: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金奇 张凝 周建 林长坚 庞旸 辛仰勋 潘佳君 顾刚 沈卫峰 吴立群 
NSFC 81070266;81000081;上海市科委课题10140903100;上海市教委高效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目的通过整体左室心内膜电生理标测研究长时间心室颤动(简称室颤)除颤成功后室颤早期复发的电生理作用机制。方法将64极伞状电极经颈动脉逆行植入6只正常比格犬的左室行电生理标测。通过快速电刺激,分别诱发20 s短时间室颤和7 min长时...
关键词:电生理学 心室颤动 除颤 
伊布利特对犬心室颤动和心外膜细胞不应期整复性的影响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6期540-544,共5页周建 金奇 张凝 林长坚 庞旸 任淑静 顾刚 吴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0266;81000081);上海市教委课题(10140903100);上海市教委高效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目的:通过观察伊布利特对心室不应期及不应期整复性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抗心室颤动(VF)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开胸暴露心脏,在每只犬的左心室左侧后壁心外膜上缝上电极板(共10×10个单极电极),每个电极间的距离为2...
关键词:心室颤动 整复性 有效不应期 伊布利特 机制 
心室不应期离散度及激动周期变异与心室颤动诱发的关系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年第5期354-358,共5页林长坚 金奇 张凝 周建 庞旸 任淑静 顾刚 吴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266,81000081);上海市科委课题(10140903100);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目的 研究不应期离散度及激动周期变异与心室颤动(VF)诱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6只开胸犬,在其左心室前壁心外膜缝上一块含有12×12个单极电极(电极间距2mm)的电极板.采用连续起搏方法,分别记录300 ms、200 ms及诱发VF或失去1:1心室夺...
关键词:动作电位 不应期 电生理 激动周期 心室颤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急性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年第5期363-368,共6页任淑静 金奇 周建 林长坚 庞旸 张凝 凌天佑 顾刚 沈永初 陈颖 陆林 吴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266,81000081);上海市科委课题(10140903100);上海市教委创新团队二期项目资助
目的 探讨静脉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是否有急性保护作用,既能否增加心肌保护性蛋白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phosphorylation-Akt,p-Akt)的表达及是否具...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缺血再灌注 再灌注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 除颤阈值 
不同除颤能量对于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4期238-241,共4页庞旸 金奇 张凝 任淑静 林长坚 周建 凌天佑 吴立群 
上海市科委课题(08140900600;10140903100);上海市教委"高校创新团队"二期
目的:探讨腔内除颤能量对于短时间心室颤动(VF)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7只比格犬麻醉后开胸,暴露心脏,将单极电极片缝在犬的左室侧壁心外膜,以诱发VF并记录心室激动信号。通过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血压,完成...
关键词:心室颤动 血流动力学 除颤 
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期298-301,共4页林长坚 金奇 张凝 周建 庞旸 任淑静 顾刚 陈颖 吴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70266;81000081);上海市科委课题(项目编号:10140903100);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目的:通过模拟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室电极在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情况,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犬开胸,在其左心室前侧壁心外膜缝上1块含有144(12×12)个单极电极(电极间距2 mm)的电极板。选取位于...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激动恢复间期 不应期 电生理 
不同次数心室颤动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脑钠肽的变化与除颤阈值的相关性被引量:1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任淑静 金奇 张凝 凌天佑 庞旸 林长坚 周建 陈颖 顾刚 沈永初 吴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070266;81000081);上海市科委课题(项目编号:08140900600;10140903100);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
目的探讨犬单次短时间心室颤动(SDVF)和多次SDVFs后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与除颤阈值(DFT)的关系。方法将144道(12×12,间距2 mm)自制电极片缝至比格犬(n=7)左室前侧壁,用于心外膜刺激和电生理标测。通过...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心室颤动 脑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除颤阈值 心功能 
磁导航系统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庞旸 吴立群 
目前,针对房室结双径及旁道的传统消融方法已达到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但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大大增加了术者曝光时间,同时对手术中消融导管的良好贴靠及准确定位提出较高要求,磁导航系统能辅助术者解决这些问题。该文从多方面...
关键词:磁导航系统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浦肯野纤维在心室颤动发生及维持中的电生理机制被引量:2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庞旸 金奇 吴立群 
上海市科委课题基金(08140900600);上海市教委项目:“高校创新团队”二期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目前直接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SCD急救中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然而,VF起始和维持的电生理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
关键词:浦肯野纤维 电生理机制 心室颤动 心脏传导系统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death 心电图表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