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广

作品数:18被引量:28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熊猫岷江上游生态足迹干旱河谷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动物》《自然资源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省汶川县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野生动物生境的影响被引量:11
《生态学杂志》2008年第11期1985-1989,共5页张文广 胡远满 胡锦矗 刘淼 朱教君 胡志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02CB111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18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I-YW-08-02-05)
基于野外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四川省汶川县1974—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生境适宜性模型对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适宜生境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1974—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明显,森林面积下降,...
关键词:土地利用 野生动物生境 景观格局 GIS 汶川县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足迹方法改进被引量:72
《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第3期447-457,共11页刘淼 胡远满 常禹 张文广 张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2002CB111506)
生态足迹方法自提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其缺点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Zhao Sheng等2005年提出能值足迹法,弥补了生态足迹法以土地生产能力为限制的缺点。论文提出区域能值足迹法,以弥补其改进方法不能够反映区域实际情况和技术进步带来...
关键词:生态足迹 能值分析理论 方法改进 区域能值足迹 岷江上游地区 
生态足迹改进方法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7
《生态学杂志》2007年第8期1285-1290,共6页刘淼 胡远满 常禹 张薇 张文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6)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本文选用传统生态足迹法及其改进方法——"实际土地需求法",结合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岷江上游地区1982—2000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时间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
关键词:生态足迹 实际土地需求法 可持续发展 岷江上游地区 
岷江上游地区近30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与价值变化被引量:40
《生态学杂志》2007年第7期1063-1067,共5页张文广 胡远满 张晶 刘淼 杨兆平 常禹 李秀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6)
根据岷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将该区森林植被划分为暗针叶林、其它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等4个类型,利用年降雨量、林冠截流量数据、径流系数以及“影子价格”等方法,计算和评述了该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效益;并利用遥感...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水源涵养 经济价值 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7
《生态学杂志》2007年第6期869-874,共6页杨兆平 常禹 胡远满 刘淼 问青春 张文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6)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研究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1974—2000年的景观变化,并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灌木林地面积占景观面积的60%以上,为景观基质。在景观类型面积...
关键词:岷江上游 干旱河谷 景观变化 驱动力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估算——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被引量:20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6期821-825,共5页张文广 胡远满 刘淼 杨兆平 常禹 李秀珍 杨孟 问青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编号:2002CB111506)资助
为了定量分析和比较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变化,运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岷江上游流域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以及分析1986、1995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所得到的土地利用情况,对岷江上...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价值 岷江上游 
大相岭北坡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35
《兽类学报》2007年第2期146-152,共7页张文广 唐中海 齐敦武 胡远满 胡锦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48);WWF资助项目(CN0865.01)
2005年3-11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北坡大熊猫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通过利用样方法发现的大熊猫痕迹频次对栖息地的适宜性进行景观连接度(适宜性)赋值,对大相岭北坡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区面积约为2266.79km2,其...
关键词:大熊猫 生境破碎化 景观连接度 大相岭山系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域空间变化的定量判定被引量:22
《生态学报》2007年第8期3250-3256,共7页杨兆平 常禹 布仁仓 刘淼 张文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6)~~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准确界定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面积变化及其边界分布海拔的最高上限在垂直方向上的抬升距离。结果表明,干旱河谷面积在不断扩大,由1974年的93140hm2扩大到2000的123...
关键词:岷江 干旱河谷 景观动态 空间变化 定量方法 
Assessment of land use change and potential eco-service valu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China被引量:3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7年第2期97-102,共6页张文广 胡远满 张晶 刘淼 杨兆平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and funded by the projects of NKBRSF, P.R. China (No. 2002CB111506)
The remote sensing (RS)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ies were adopted and a mathematic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
关键词: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Land use Ecosystem service Remote sensing 
评估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的两种方法比较:以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为例被引量:11
《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12期1465-1469,共5页张文广 唐中海 齐敦武 胡远满 胡锦矗 白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148);世界野生动物基金(WWF)资助项目(CN0865.01)。
采用景观因素赋值法(方法Ⅰ)和主成分分析法(方法Ⅱ)对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Ⅰ的结果中中等适宜、适宜等级和最适宜等级所占的面积分别为94.62、45.46和0.21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4.17%、2.00%和0.01%;而方法Ⅱ...
关键词:大熊猫 栖息地 适宜性评价 大相岭山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