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及珠

作品数:8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泡沫塑料PC/PBT发泡剂共混体系分子取向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工程塑料应用》《塑料科技》《塑料工业》《中国塑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E/VAC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工程塑料应用》2005年第3期13-15,共3页朱亚峰 李及珠 
针对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混体系相容性差的缺点,采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作增容剂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E/VAC对PC/PBT共混体系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
关键词:共混体系 VAC PBT 成型加工性能 乙酸乙烯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相容性 PC 综合性能 发现 
PE接枝马来酸酐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塑料科技》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朱亚峰 李及珠 
采用DSC方法测试了PC/PBT( 70 / 3 0 ,质量分数 )共混体系和在体系中加入PE接枝马来酸酐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 ,研究了PE接枝马来酸酐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E接枝马来酸酐的加入改善了PC/PBT共混体系两相间的相容性 ,...
关键词:共混体系 马来酸酐 PBT 接枝 PE DSC方法 增韧作用 玻璃化温度 共混物 相容性 
超临界CO2发泡成型微孔塑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广东塑料》2004年第8期37-40,共4页朱亚峰 李及珠 
详细介绍了超临界CO2发泡成型微孔塑料的基本方法,并简单概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超临界CO2流体 成型工艺 微孔塑料 高分子发泡材料 物理发泡剂 制备 
泡沫塑料新技术的进展被引量:6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3年第1期14-18,共5页李及珠 文巍伟 
近年塑料发泡工艺中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介绍了近年国内外新兴的微孔发泡工艺(间歇加工和连续加工)、超微泡技术、旋转模塑发泡、反应注射发泡、吹塑发泡、注射结构发泡、NIR技术、动态释压和冷却(DDC)技术及发泡工艺中所需的新型原材...
关键词:泡沫塑料 新技术 进展 微孔发泡 发泡材料 超微泡技术 发泡剂 
低密度聚乙烯泡沫片材挤出成型技术的改进被引量:3
《塑料科技》2002年第6期18-21,共4页李及珠 
阐述了物理高发泡LDPE片材的挤出成型,采用丁烷作为发泡剂时提高泡体质量所采用的工艺。
关键词:低密度聚乙烯 泡沫片材 挤出成型 技术改进 泡沫塑料 丁烷 
可降解植物纤维增强淀粉塑料发泡餐具的研制被引量:18
《塑料工业》2002年第5期45-46,共2页李及珠 谢太和 蔡奕辉 
以植物纤维素混入PS淀粉树脂中 ,促使多组分交联 ,使分子链从原来的线形或轻度支链形结构转化为三维网状结构 ,形成纤维增强淀粉塑料泡沫 ,从而有效提高快餐具制品的降解性能、力学性能、加工性能 ,并降低成本。
关键词:可降解植物纤维增强 淀粉塑料 发泡餐具 研制 植物纤维素 快餐具 PS发泡 
采用CO_2作发泡剂的泡沫塑料挤出的研究和进展被引量:1
《塑料》2001年第6期53-55,共3页文巍伟 李及珠 
对泡沫塑料采用CO2 进行发泡的方法进行了基本的论述 ,并简单概述了国内外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泡沫塑料 二氧化碳 发泡剂 工艺 原料 
微孔发泡塑料动态成核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5
《中国塑料》2001年第2期42-45,共4页吴舜英 滕建新 李及珠 刘小平 
国家教委博士生基金!资助项目 (C7 110 0 12 )
分析动态条件对分子取向、出口膨胀中分子链松弛过程的影响 ,进而指出对泡沫塑料气泡成核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微孔发泡塑料 动态成核机理 分子取向 分子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