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江

作品数:10被引量:1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更多>>
发文主题:旅游旅游资源文化生态生态文化西夏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商业研究》《东岳论丛》《理论学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验经济给我国旅游商品开发的启示被引量:9
《商业研究》2006年第1期183-185,共3页李学江 杜岩 
服务经济强调给消费者全方位的服务,体验经济则强调在服务基础上给消费者更多的体验。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的经历,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业是体验经济的典型代表。体验经济时代,我国旅游企业的商品开发和经营应注重个性化、提高参与度、明...
关键词:体验经济 旅游 启示 
关于生态旅游的几个问题被引量:7
《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27-29,共3页李学江 
生态旅游是生态理念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是理念向活动渗透的结果。就对环境影响的程度而言,从大众的生态旅游到少数人参与的、高消费的生态旅游之间可以划分出多个层次:一般生态旅游、生态教育旅游、生态体验旅游、生态科学考察旅游...
关键词:生态 生态理念 生态旅游 方向 
对农业旅游几个问题的探讨被引量:6
《山东经济》2005年第4期118-121,共4页李学江 
农业旅游是以农业融合自然、人文景观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农业旅游的目标定位可分为:资源型、技术型、产品型、区位型、文化型。农业旅游具有人与环境协调的优势,生态农业旅游是未来农业旅游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旅游 目标定位 生态农业旅游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被引量:44
《理论学刊》200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李学江 
生态文化拓展了文化理论空间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构筑真正进入了理性时代。反思已有文化成果 ,审视现实文化行为 ,展望未来文化发展 ,人类将从人、自然、社会动态平衡的角度展开新的文化画卷。
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化生态 生态的文化发展 
旅游文化论被引量:6
《东岳论丛》2004年第6期85-87,共3页李学江 
旅游文化研究首先应该界定"旅游"与"文化"的概念,在旅游与文化的联系中把握其内涵、外延、本质和特征。旅游文化是一种传统性和现代性交融的非功利性文化,具有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旅游文化个性张扬、充满活力,具有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旅游文化 内涵 特征 风格 
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被引量:5
《山东经济》2003年第5期13-15,共3页李学江 
宗教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具有神秘的特征和独特的社会功用 ,能够吸引“僧俗两众” ,满足人们多种旅游需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了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外 ,还要在挖掘宗教文化的内涵上下功...
关键词:中国 宗教文化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精神力量 社会功能 开发利用 观光朝圣 疗养保健 修学考察 
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被引量:10
《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94-98,共5页李学江 
少数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吸引游人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就是商品,民族文化商品化有益于我国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控制的。
关键词:民族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景区旅游产品价格问题初探被引量:2
《山东经济》2002年第4期56-58,共3页李学江 
景区旅游产品在整个旅游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景区旅游产品属基本旅游产品 ,其价格应随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下降。景区价格的制定和调整除了应与旅游产品的价值相符外 ,还应考虑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旅游行业的整体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关键词:景区 旅游业 中国 旅游市场 旅游产品 价格问题 
地理环境与西夏历史被引量:5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135-150,共16页李学江 
西夏时期 ,气候寒冷干燥 ,地表多荒漠。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 ,境内植被有所破坏。在干冷气候与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下 ,土地沙化现象较为明显。自然条件决定西夏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农业比重不大 ,基础较为薄弱 ,与中原地区互通有无 ,...
关键词:西夏 灭亡 饥荒 地理环境 掠夺 中原王朝 立国 抢夺 侵占 制约 
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被引量:14
《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91-96,共6页李学江 
西夏立国 ,并未阻碍丝绸之路上的中西贸易。西夏时期 ,陆上丝路基本上是畅通的。仁孝时 ,西夏同大食、西州、西辽经济往来密切。北宋灭亡后 ,由于种种原因 ,西夏、金与西域和西方的交往逐渐减少。
关键词:西夏 丝绸之路 中西贸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