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仁

作品数:22被引量:9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病例分析外科治疗室间隔缺损心脏手术脓毒症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循环杂志》《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中日友好医院学报》《上海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胃镜快速放置空肠营养管被引量:70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年第1期53-53,共1页张克俭 王远新 王晓娣 施光美 李广仁 
关键词:空肠营养管 胃镜 快速放置法 
急性胰腺炎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探讨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1年第2期132-133,共2页李广仁 陈德生 张克俭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诊断明确后床边行胃镜放置胃空肠管,待腹部平片明确胃管位于空肠后即滴入糖盐水500ml,次日给要素膳。肠营养开始给入时间48~72h,平均60h,采用重力滴入法17例,泵入法8例。空肠营养...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治疗 
应用允许的高碳酸血症通气疗法治疗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引量:2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年第4期209-211,共3页李广仁 许峰 陈德生 王强 
目的 :总结应用允许的高碳酸血症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OPD患者 1 9例 ,应用小潮气量低气道压呼吸机支持模式治疗 ,并观察疗效。结果 :1 9例患者均避免了常规高气道压大潮气量所造成的肺损伤 ...
关键词:高碳酸血 机械通气机 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白介素-2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年第12期760-762,共3页吴丽娟 李广仁 尹培刚 黄勇 吴琨 常春燕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 受体(sIL 2R)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该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单抗与多抗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了29 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IL 2R和TNF ...
关键词:脓毒症 预后 SIL-2R TVFα 
SIRS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2
《急诊医学》1999年第4期246-248,共3页梁曼丽 吴丽娟 张冲 王强 尹培刚 李广仁 
目的 :根据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血小板 (PLT)计数早期及动态变化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发生的关系 ,探讨PLT在MOD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测定符合SIRS标准的 84例患者PLT计数 ,按照入ICU2 4h内PLT计数分为A组 (PL...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 全身炎性反应 综合征 多器官衰竭 
ICU重症病人应用泰胃美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1999年第4期58-58,56,共2页李广仁 
应激性溃疡是许多严重疾病时的常见并发症,在重症病房常发生在严重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以及脑出血,脑外伤和败血症病人。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 泰胃美 ICU 重症病人 临床观察 预防 严重创伤 常见并发症 严重疾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脓毒症病人血清微量元素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肠外与肠内营养》1999年第2期88-91,共4页吴丽娟 张思源 李广仁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铜、铁、锌、硒在脓毒症疾病过程中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疾病的严重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脓毒症病人作为治疗组,另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脓毒症病人发病的第1、4、7、14天测定血清铜、铁...
关键词:脓毒症 预后 微量元素 
能全力营养剂在危重病人肠内喂养中的应用
《上海医药》1999年第5期20-21,共2页吴丽娟 李广仁 尹培刚 黄勇 吴琨 王强 张冲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与全胃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30例危重病人经复苏抢救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给予能全力,首日500ml,次日1000ml,第3日起增至2000ml;对照组15例给予全胃肠外营养;在营养治疗第15天进...
关键词:克重病人 能全力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剂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中国循环杂志》1994年第10期596-598,共3页唐岳峰 王凤林 支启华 李广仁 王非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一综合病征,其发生机制有其独特的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征。本院9年来共手术治疗这种综合征9例,均获良好效果,其中4例仅施行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同时施行主动脉瓣成形术。有1例因合并风...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附6例病病分析)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3年第4期193-195,共3页王凤林 唐岳峰 支启华 李广仁 张伟 
6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例。年龄15~41岁。手术治疗成功。手术证实5例右冠状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伴室间隔缺损,1例无冠状窦瘤破入右房不伴室缺。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主动脉瘤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