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辉

作品数:7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DIMBOA次生代谢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玉米品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种子》《安徽农学通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丛枝菌根真菌诱导玉米根系形态变化及其机理被引量:20
《玉米科学》2013年第3期131-135,139,共6页黄京华 刘青 李晓辉 曾任森 骆世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069);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AA019053);广西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以高油115和正大619为实验材料,分别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接种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对玉米根系形态和根系内源生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形成菌根后根系形态明显改变,根条数显著多于对照,并且接种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随菌根侵...
关键词:玉米 丛枝菌根真菌 根系形态 生长素 
玉米叶片中次生代谢物丁布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1期4726-4727,共2页李晓辉 黄京华 王艳 刘青 莫建光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X032052);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专项资金(458-2007-037);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07105930901M89)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丁布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个生育时期倒1叶、倒3叶丁布含量进行检测及PAL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倒1叶、倒3叶丁布含量随着生育期的...
关键词:玉米 丁布 苯丙氨酸解氨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玉米品种黄化苗丁布含量被引量:4
《玉米科学》2008年第2期46-49,共4页李晓辉 黄京华 王艳 刘青 杨柳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X032052)
丁布是玉米植株中一种重要的抗菌、抗病虫的次生代谢物。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品种的黄化苗进行丁布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的玉米品种的黄化苗中都含有丁布;相同株型间不同品种间丁布含量差异显著,含量高的为正大619、聊玉1...
关键词:玉米黄化苗 丁布 高效液相色谱 
丁布(DIMBOA)研究进展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9期5680-5681,5690,共3页李晓辉 刘青 扶蓉 谭炬发 黄京华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X032052)
报道了玉米中异羟肟酸——DIMBOA的化学成分,玉米组织中丁布的提取方法、测量方法,丁布对病虫害的效应和组织处理、环境对丁布含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异羟肟酸 丁布 玉米 
用玉米做宿主扩繁AMF菌剂的技术被引量:3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11期47-47,46,共2页刘青 黄京华 李晓辉 
广西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促进作物吸收利用矿质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并可改良土壤。本文介绍了用玉米做宿主扩繁AMF菌剂的技术。
关键词:玉米 宿主 扩繁 AMF菌剂 
人工老化过程中玉米种子活力与一些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1
《种子》2007年第6期46-48,共3页张加强 田树云 李晓辉 
以1个玉米自交系和2个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其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标及POD活性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增加,并且与发芽势、发芽率及活...
关键词:玉米 人工老化 种子活力 生理特性 
玉米苗中DIMBOA与几种酚酸类物质抑菌活性比较(英文)被引量:10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4期572-577,共6页黄京华 曾任森 骆世明 谷文祥 聂呈荣 曹满 李晓辉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270230);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Guangxi University(X032052).
本文从室内培养的7日龄玉米幼苗中提取、分离、鉴定了抗性次生化合物丁布(2,4-d ihydroxy-7-m ethoxy-2H-1,4-benzoxazin-3(4H)-one,D IMBOA),并就该物质对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活性与三种酚酸类物质(阿魏...
关键词:玉米 丁布 酚酸 抗菌活性 立枯丝核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