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慧

作品数:31被引量:7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国华人亚裔美国人文化传承反犹太主义激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八桂侨刊》《暨南史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民族》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西兰华侨华人在中新“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作用探析
《八桂侨刊》2023年第3期42-49,93,共9页程桐芳 李爱慧 
自2017年新西兰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后,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人文、信息等领域的接触范围大大拓宽,在合作机制、高层交往、经贸关系上的发展程度不断加深。新西兰华侨华人把握这一大好机遇,发挥其融通中外的优势,以个人...
关键词:新西兰 中国 “一带一路” 华侨华人 
新视角、新主题、新史料——读《美洲华侨与抗日战争》有感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94-96,共3页李爱慧 阮显茜 
海外华侨倾力援助祖国抗日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海外华侨抗日研究也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已有 10 多本专著出版,^([1])其中以全方位、综合性的论述居多,国别区域性的专题...
关键词:广东侨乡 海外华侨 美国华侨 国家认同 华文报纸 南美国家 暨南大学 专著出版 
种族主义是更可怕的病毒
《历史评论》2022年第3期56-61,共6页李爱慧 邱春奕 
在美国,种族歧视是一个制度性、系统性的存在,它不仅表现为美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和情绪,还表现为罪恶累累的血腥历史,以及现实中美国政府和媒体为谋取一党之私而进行的刻意操弄和蓄意误导。借新冠疫情煽动排斥亚裔情绪...
关键词:种族歧视 种族主义 美国政府 媒体 情绪 系统性 
美国华人专业协会对高层次人才回流的作用研究——基于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的个案分析
《丽水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57-64,共8页李爱慧 林红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社区中华文化传承研究”(16ZDA220)。
源源不断的中国留学生为美国输送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的“人才流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中国不断加大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有不少在美国已有一定创业基础和经验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中国从“人才流失...
关键词:美国华人专业协会 高层次人才 回流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 社会网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探析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李爱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社区中华文化传承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220)之阶段性成果
论文论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的兴衰与转型。论文认为,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作为亚裔美国人运动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从校园斗争转向唐人街,开展“草根阶层”运动和“为人...
关键词:美国 华裔研究 左翼社团 民权运动 唐人街 
“海外华人社区与中华文化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年第2期95-96,共2页李爱慧 
“海外华人社区与中华文化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3月23日在广州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处联合举办。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名专家学者...
关键词: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传承 华人社区 海外华人 研讨会综述 中华 国际关系学院 社会科学研究 
二战对美国华人社会地位的深远影响新探
《暨南史学》2017年第2期195-215,共21页李爱慧 
201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委托项目“二战后美国粤籍华侨华人社会变迁”(GD13TW01-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二战对世界来说是大灾难,却给美国华人改变受歧视的命运提供了一个契机。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奋勇抗日和美国华人团结一致慷慨捐输支援母国抗战的精神,一改美国公众心目中'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偏见。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对日...
关键词:二战 美国华人 社会地位 提升 
美国华人文艺团体及其功能探析——以粤剧社和华人合唱团为例被引量:4
《八桂侨刊》2017年第1期12-19,共8页李爱慧 张强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课题"华社文教界人士及团体在人文交流中的作用研究--以北美地区为例"(编号:GQBY2016011)
华人文艺团体在美国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移民在美国构筑和维系族群文化生活及娱乐天地的集中体现。早期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华人移民自踏上美国国土,就搭起具有广府乡土特色的粤剧戏台,并组建起粤剧社自娱自乐。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粤...
关键词:美国华人 文艺团体 粤剧社 华人合唱团 文化传承 
1965年以来中国新移民潮与美国华人人口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
《南方人口》2017年第1期-,共13页李爱慧 潮龙起 
广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社会结构的演变"(编号:GD11CHQ02);广东社科规划特别委托项目--"二战后美国粤籍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编号:GD13TW01-9)
新移民是推动当代美国华人人口增长和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彻底废除了种族歧视性条款,按国籍分配移民配额,华人获得相对平等的入境权;再加上配额外的直系亲属移民,使得华人移民数量不断攀升。中美建交后,原先由...
关键词:美国移民政策 中国新移民 美国华人 人口结构 
当代美国粤籍传统侨团的延续与变迁被引量:2
《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4期75-84,共10页李爱慧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东华侨史"特别委托项目"二战后美国粤籍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GD13TW01-9);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课题"华侨华人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10JZD0049)
二战前,美国九成以上的华侨华人祖籍都是广东,他们建立了发达的社团体系。二战后,这些传统侨团大多依旧存续,现今不少已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不过由于新移民和土生华裔加入其中的越来越少,其活动能量和影响力远不及战前。随着时代变迁,它...
关键词:广东移民 传统侨团 延续 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