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阳广播电视台更多>>
发文主题:策划辩证唯物主义《对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艺术人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记者摇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新闻效应的哲学视角
《记者摇篮》2012年第7期44-44,共1页李艳丽 
新闻效应,即新闻报道在社会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和引起的效果。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作品好坏时说:“这里所说的好坏,究竟是看动机(主观愿望),还是看效果(社会实践)呢?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动机和效果的...
关键词:新闻效应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哲学视角 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和谐稳定 新闻报道 主观愿望 社会实践 
镜头要关注人物
《记者摇篮》2012年第6期61-61,共1页李艳丽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民生新闻的崛起提供了政治文化背景。许多民生新闻节目将目光投向了“人”本身,关心人、表现人,新闻报道传统的思维模式渐渐模糊以至被打破,这是新闻理念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变化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人物 镜头 政治文化背景 民生新闻 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 新闻节目 思维模式 
同步纪实 电视媒介优势探析
《记者摇篮》2011年第8期55-55,共1页李艳丽 
电视新闻的同步纪实,就是电视新闻中运用音响和画面记录一段生活流程,展示生活原貌而精心剪裁制作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各种新闻媒介都以各自的优势吸引和影响受众群体,相互间进行着心照不宣的新闻竞争。在这场竞争中,电视新闻以它...
关键词:电视新闻 媒介优势 纪实 同步 改革开放30年 新闻竞争 受众群体 新闻媒介 
新闻叙事的魅力
《记者摇篮》2011年第7期29-29,共1页李艳丽 
在新闻作品中,叙事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叙事,可以使新闻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让人信服。可以说叙事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的短纪录片的出现让观众耳目一新,也使电视同行惊叹:原来电视还可以...
关键词:新闻叙事 中央电视台 《生活空间》 新闻作品 叙事技巧 纪录片 观众 
谈话类节目的策划
《记者摇篮》2010年第12期53-53,共1页沙丽 李艳丽 
在20世纪90年代末,电视谈话类节目就已经在中国电视荧屏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1996年《实话实说》,继《对话》、《朋友》、《艺术人生》等相继登场,为更多的观众耳熟能详,甚至有人说:谈话类节目正成为继"综艺浪潮""记录浪潮""游...
关键词:电视谈话类节目 20世纪90年代末 策划 《实话实说》 《艺术人生》 中国电视 《对话》 《朋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