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坤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医案清代诗稿学术观点岭南医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中医文献杂志》《中华医史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和《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赠诊医草》论近代广东中医之学术风貌被引量: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763-769,共7页林振坤 宋文集 李乙根 卢巧毅 
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编号:20182A011014)。
近代岭南瘟疫频发与西学东渐带来的社会变迁,给广东中医造成巨大而深刻的冲击,引发广东中医实践者们由此开始反思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探索与西医学、近代科学的对话方式,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基于对《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与...
关键词:《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赠诊医草》 广东中医 近代 岭南医学流派 
吴金寿研究被引量:1
《中华医史杂志》2018年第4期232-242,共11页林振坤 宋文集 
2018年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20182A011014)
吴金寿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至乾隆六十年(1795),卒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咸丰元年(1851),曾有志于举业,但在晚清国势萧条的情势下,与当时许多中国社会下层士人一样,沉滞乡间,以从医作为科举之外的谋生道路。吴金寿亦医...
关键词:吴金寿 《三家医案合刻》 《医效秘传》 《温热赘言》 
岭南医家吕安卿温病辨治经验介绍被引量:2
《新中医》2018年第2期212-214,共3页宋文集 林振坤 
吕安卿,祖籍广东鹤山,出生中医世家,曾为广东近代中医学术社团——广州医学卫生社社员,为民国时期广州妇儿科名医。岭南医史学者吴粤昌曾将杨鹤龄、郭梅峰、吕楚白、吕安卿并称近代"岭南四大家",认为此四家用药"形成了岭南医派的奠...
关键词:岭南温病学 学术观点 用药特色 松通清法 吕安卿 
清代吴中女医顾德华考略被引量:5
《中华医史杂志》2016年第5期272-278,共7页林振坤 宋文集 
女医是传统中国医疗从业人员的特殊群体,一方面宋元以来掌握社会话语权的士人阶层,和以医学正统自居的男性医者,常常通过各种媒介方式,表达对女医道德、技术水平的质疑,并使其形象不断负面化;而另一方面,基于12世纪宋明理学兴起后男女...
关键词:女医 顾德华 韦君绣 《花韵楼诗稿》 《花韵楼医案》 
王孟英《乘桴医影》选评
《中医文献杂志》2014年第6期11-13,共3页林振坤 张朝曦 宋文集 
《乘桴医影》是王孟英1862年5月旅居上海时所录医案集,篇幅虽小,却充分反映了王孟英"辨证精当,处方熨贴"的临证特点。
关键词:王孟英 乘桴医影 医案 
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骼肌的蛋白质组研究被引量: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499-503,509,675,676,共8页宋文集 林振坤 杨晓军 汪双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许鑫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资助项目(编号:国中医药2012149)
【目的】研究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与正常人骨骼肌蛋白的差异性表达情况,以探讨MG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脾胃虚损型MG患者与正常人的骨骼肌蛋白进行分离,采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5.0...
关键词:脾胃虚损 重症肌无力 蛋白质组 发病机制 
绍兴名医章柏年医疗经验举隅
《光明中医》2013年第10期2016-2017,共2页林振坤 宋文集 
绍兴已故名医章柏年学验俱丰,著有医话著作《蕉窗话医》,临证深受金元名家李东垣补气升阳和清代名医王清任益气活血学术思想的影响,善用补气法治疗各种内科杂病,颇具特色。
关键词:章柏年 蕉窗话医 补气法 高血压 中风 癃闭 崩漏 老年便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