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学余

作品数:31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小麦辐射诱变籼稻离子注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农业》《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核农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的选育被引量:6
《核农学报》2004年第5期361-363,共3页何震天 陈秀兰 韩月澎 王锦荣 杨鹤峰 柳学余 
采用扬麦 1 5 8与突变品系 1 90 1 2杂交 ,再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2号 ,其品质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 ,表现高产稳产 ,抗逆性强 ,千粒重高 ,后期熟相好 。
关键词:扬辐麦2号 优质弱筋小麦 选育 高产稳产 熟相 辐射诱变 品系 后期 突变 适应 
江苏省农作物辐射诱变育种的成就与展望被引量:17
《核农学报》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陈秀兰 柳学余 何震天 韩月澎 杨鹤峰 
本文就江苏省在农作物辐射育种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诱变育种工作的体会以及对今后辐射诱变育种工作的展望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江苏 农作物 辐射诱变育种 育种目标 亲本选择 杂交育种 产量育种 品质育种 抗性育种 生物技术 
扬啤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大麦科学》2003年第3期38-39,共2页何震天 陈秀兰 韩月澎 王锦荣 姜文盛 杨鹤峰 柳学余 
关键词:大麦 “扬啤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产量表现 
优质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03年第5期37-38,共2页陈秀兰 何震天 韩月澎 王锦荣 杨鹤峰 柳学余 于嘉林 韩成贵 李大伟 刘伟华 蔡祝南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2BA40 6B0 4-112 );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课题 (J2 0 0 0 -B -0 16)
扬辐麦 2号系采用扬麦 15 8与突变品系 1- 90 12杂交 ,再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 ,扬辐麦 2号品质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 ,表现高产稳产 ,抗逆性强 ,千粒重高 ,后期熟相好 ,适于长江中下游的淮南麦区种植。
关键词:弱筋小麦 扬辐麦2号 杂交 辐射诱变 
诱发籼稻早熟同型系的研究 Ⅲ.早熟同型系的发生与不同系谱亲缘的关系被引量:2
《核农学报》2002年第6期337-341,共5页陈秀兰 杨鹤峰 何震天 韩月澎 柳学余 
辐射诱发早熟同型系的发生率与水稻品种亲缘有密切关系。同一亲缘或组合衍生的品种早熟同型系发生率基本相似 ;不同亲缘品种早熟同型系的发生率不一 ,有强、弱和一般 3种类型。一般亲缘差异较大的亲本杂交后代早熟同型系发生率比亲本亲...
关键词:诱发 籼稻 早熟同型系 系谱 亲缘 辐照诱变 
诱发籼稻早熟同型系的研究Ⅱ.早熟同型系与籼稻生态类型的关系被引量:3
《核农学报》2001年第5期257-262,共6页陈秀兰 杨鹤峰 何震天 韩月澎 柳学余 
籼稻的诱发突变导致了生态特征改变 ,从而产生了早熟同型系。这与籼稻生态类型有密切关系 ,不同生态型品种诱发出不同水平的早熟同型系 ;反之 ,相同生态型品种产生相似的早熟同型系。在诱发早熟同型系中产生了早熟生态类型品种 ,这为加...
关键词:早熟同型系 生态类型 籼稻 
扬辐麦1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2000年第4期22-23,共2页陈秀兰 何震天 韩月澎 杨鹤峰 柳学余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96 -B1 2 - 0 2 -0 1 - 0 1 )
扬辐麦 1号系采用突变品系 1- 30 58与扬麦 5号杂交 ,再采用6 0 Co -γ射线辐照诱变育成的优质饼干小麦。扬辐麦 1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适应性广等特点。籽粒琥珀色 ,皮色淡 ,商品性好 ,出粉率高。亩产稳定在 350~ 4 0 0kg ,产量...
关键词:扬辐麦1号 选育 特性 栽培技术 小麦 
诱发籼稻早熟同型系的研究 Ⅰ.早熟同型系的发生及其规律被引量:1
《核农学报》1999年第4期193-201,共9页陈秀兰 杨鹤峰 何震天 韩月澎 柳学余 
在同一籼稻类型品种中,早熟同型系发生率4年间基本类似(分别为141%、137%、142%、164%),但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中早熟同型系发生率则不相同:早熟种为073%,中熟种为151%,迟熟种为197%...
关键词:籼稻 早熟同型系 发生规律 诱变育种 
利用离子注入诱变创造小麦新种质被引量:10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62-64,共3页陈秀兰 柳学余 
利用离子注入诱变创造小麦新种质陈秀兰柳学余①(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225002)离子注入诱变是一种较新的诱变方法。日、法、德等国自6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继将离子注入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研究。70年代后期,国外就有应...
关键词:小麦 种质 离子注入 诱变 
籼稻早熟突变类型及其性状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核农学报》1998年第5期257-262,共6页陈秀兰 何震天 韩月澎 柳学余 杨鹤峰 徐辰武 顾世梁 
对迟熟中籼IR15296832的50个早熟突变系进行分类,并应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迟熟品种的早熟突变系的11个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遗传参数,以及这些性状对熟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熟突变系可分为早...
关键词:籼稻 早熟突变 相关系数 抽穗期 千粒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